别急着增长了,你的留存率够看么?
所以你认为什么因素对发展的影响最大呢?你们已经听了那么多节课了,讲师们反反复复说这个问题,那么现在你们告诉我,什么对产品发展最重要?
学生:优秀的产品。
一个优秀的产品能带来什么?
学生:用户。
你希望客户为我们做什么?
学生:向别人推荐我们的产品。
没错,大家都说到点子上了,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留存率(retention)。留存率是产品发展最重要的指标。Facebook现在有一个超级棒的增长运营团队,我现在就在里面工作,对此我感到很自豪,但说到底,之所以我们的团队能这么棒,还是因为产品给力。帮Facebook做推广,对我们而言其实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因为我们推广的正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想要的,超级炫酷的产品。只要我们能拉到用户,不断扩大用户数量就够了,都不用费心维持,因为他们只要用了Facebook,就停不下来了。
我曾经很多次被邀请去给许多公司做指导。我最愉快的一次合作是和Airbnb,还有著名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当然还有一些没它们大的小公司我也合作过。每一次去做指导,我都会反复强调一点,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留存率曲线,X轴是注册后天数,Y轴是月活跃用户百分比,如果你的月活跃用户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最终得到一个和X轴平行的直线,那么说明你的业务是可行的,你已经得到了某个领域的一部分固定用户。但大多数公司在招揽用户上是能手,曲线前段不断飙升,什么美化包装啊,甚至是病毒营销,变着花样做推广,但它们后段留存曲线却不断下降,无限趋于X轴,最后甚至会和X轴相交。
每次我给大家看这幅图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这种图很好绘制嘛,你最开始组建Facebook增长团队的时候,每天用户增长量就已经有百万之多了。”或者还有人说:“你们可是有5000万活跃用户,这个数字还每天都在增长,你们当然有足够的数据做出这样的图表了。”但我们还使用类似的方法去增长我们的B2B电子商务,把潜在商户转化成我们的广告主,同时我们还用这个图表来预测我们在B2B电子商务市场里面会有怎样的增长。在我刚加入Facebook的时候,这个产品才上线三天,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拥有大量数据,而在产品发布的90天内,我们就已经用这个图表成功预测出每一个广告主在未来一年的价值。我们预测的数字和实际数字之间只有3%的误差。所以,好好看看你的留存率曲线,这个非常关键。
看这里,红线代表了在你的网站上活跃过一定天数的用户数量。所有这些用户在你的网站上活跃过至少一天,但是假设你的产品才发布了一年,那么活跃天数为366天的用户数量应该为零。大家明白么?
然后你要做的,是筛选一遍所有在你网站上活跃过至少一天的用户,看看每个月都活跃的占到多少百分比。第一个30天一定是100%,因为只要在线一天,就能算到月活跃用户里去了。但是你看看第31天,要看每一个用户注册以后的第31天,这时候活跃比例是多少?第32天呢?第33天呢?还有第34天呢?如果你只有1万用户的话,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有效预测产品留存曲线的未来走势,得以预测留存曲线是否能够稳定下来和X轴平行,其实要完全根据真实数据来的话,曲线的右边应该有点波动,这里我偷了个懒,不过这不影响你判断曲线是否最终形成平行线。如果曲线没有形成稳定的平行态势,就别研究什么增长技巧,或者病毒营销了,更别去招什么增长黑客,你该做的是赶紧去琢磨产品,让产品适应市场需求。Sam在课程一开始就说,创业步骤是这样的:创意、产品、团队、执行。你如果都没有一个好的产品,考虑什么执行增长毫无意义,因为压根就不会有增长。包括Facebook在内的许许多多的公司,在做任何新产品的时候,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自我感觉太良好,自以为摸准用户痛点了,找准市场需求了,事实上压根没有。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反复一直在问:好的留存率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嗯,我自己的创业公司大概能有5%的留存率,不过Facebook的肯定比这个数要高,天哪,我的企业是不是很糟糕?每次听到别人这么问我都气得不行,你自己动脑子算算啊!好吧,我来分享一个我喜欢的小故事,大家看一下PPT,这个算我白送你们的,这种好事可不多哈。这是1950年发表在《生活》杂志(20世纪摄影记者展示作品的最佳平台)上的一张图片,关于美军的“三位一体”核试验。有一个叫Geogrrey Taylor的英国物理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的那个。他居然就靠观察这张原子弹照片就计算出了这颗美军原子弹的能量!俄国也发表了一些类似图片,他也是仅仅用了空间推算的法子就完成了计算,空间推算应该是我在大学学物理时学到的最给力的技能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