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品方向的炼狱
过去两年的移动互联网,绝望与希望并存。对踩对点的初创团队来说,移动互联网是他们的新生,也是不断获得惊喜的领域,但是对于那些一直试错,艰难中寻找产品方向的团队来说,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绝望,一方面是移动市场的全方位爆发,一方面却迟迟找不到好的方向扑上去咬一口,眼睁睁着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一分一秒流逝。
1、除了团队,再大的事莫如创业方向的确定。
初创团队出来创业,基本上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商业创意,凭借自己的能力及资源是时候能做,开始找伙伴一起做;另一种是几个怎么样都要创业的朋友/同事,志同道合想一起干一票,但是做什么不清楚。
前者,我们建议再好的商业创意,依然先找好团队再开始,也就是第一节说的团队先行;后者,我们建议在不明确方向的情况下,也不要急于跟风盲动。
寻找产品需求方向的几个来源可以从以下若干方面思考:
a)自己,身边人包括亲人、爱人、朋友、同事的需求痛点;
b)创始人共同的兴趣热点,从资深玩家、发烧玩家中发现改革或改变的需求痛点;
c)在自己浸淫多年的所处行业中,还未被所注意或值得大幅改进的需求;
d)已经被证明需求的细分市场,你有完全更好促进升级的商业模式。
2、不要四处出击的投石问路。
初创团队第一年,最忌讳完全天马行空,仅凭自己一厢情愿为突然闪现的某个想法,就快速上马开发一个项目。互联网创业虽然提倡迭代进化,不断试错,但是如兵法所云,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初创团队第一次的方向尝试一定是最有激情与干劲的时候,要有效利用团队的一鼓作气,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轻率地为一个瞬时鸡血兴奋的想法付出沉重而昂贵的时间成本。无谓的方向试错是不可取的,创业团队除了资金上的粮草消耗可能直接面临死生之地,更重要会极大消耗团队成员的自信心与士气。
天使湾在过往的投资案例中,有过因为方向迟迟没有确定带来的烦躁与苦闷,匆匆寻找一个创业方向而失败的项目,也有过因为一次失败后寻求转型,尝试了跟先前方向180度大转弯之后再次失败从此一蹶不振的项目。
对于方向试错的建议:
a)确定方向前,多跟行业的资深人士、目标用户群体交流,尤其要对产品未来可能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商业生态有足够细致的了解,谋定而后动;
b)在试错验证某个方向的需求时,尽量利用精益创业的思想,同时事先要做好止损预案,比如时间期限,关键性用户数据,特定商业上的数据指标等等;
c)先期充分调研后确定的方向,第一次尝试失败,不要轻易全盘否定,而是先反省切入的点对不对,在发展的某个关键环节上是否出现了短板,如果坚信方向是对的,应该在大方向上不断打草惊蛇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路径;
d)确认第一次尝试的方向有严重缺陷,团队无法继续时,要果断放弃,进入上面的循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