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听雕爷讲那河狸家

      O2O大热,就是美甲这么一个细分市场,资本投入起来亦毫不手软。

      今年7月,河狸家称获得B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美丽加9月获得800万元的天使投资,秀美甲10月获得了近千万元的A轮融资,嘟嘟美甲在10月的最后一天也宣布获得千万美元A轮投资,由红杉资本和源码资本共同投资。

      这些美甲O2O在产品形态,商业模式上都很相似,甚至58同城都已加入美甲O2O行列,一场美甲O2O的正面厮杀在所难免。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自然是河狸家。不但因为它是这个细分O2O市场的开创者,还因为它有着一个最能讲故事、最具营销天赋的创始人雕爷。

      河狸家的故事?新鲜嘛?不新鲜了。河狸家还没正式面世时,雕爷就通过其个人微信公号为其造势,随后,美甲O2O项目河狸家的每一步,都少不了其总设计师雕爷不断写文章为其埋线、酝酿、鼓劲、营销……其间好几篇因为闪烁着雕爷对O2O的真知灼见还在圈子里流传甚广,媒体相应也有不少报道。

      但仍然缺一篇对河狸家商业脉络由起初到发展的相对完整的报道。换句话说,一切都在雕爷口中描述得那么顺理成章,但这“顺理成章”是如何被发现、又如何令其发生的?

      于是虎嗅最近找雕爷聊了一次。虽然聊得仍显匆忙,但多少能还原出河狸家的一些图景。

      在与虎嗅的采访到最后,不时拽出几句大词妙句提升自我逼格的雕爷说了一句其实也是他常说的话:“要想装(逼装)得毫不费力,你要非常非常努力。“

      以下第一部分为雕爷的自述(在雕爷口绽莲花的原生版上,虎嗅有编辑,未经本人审阅):

      先上雕爷口述

      1、如何选定美甲

      在见IDG资本李丰之前,我把(O2O)这事想了大概一个月。突然觉得这事儿开始成熟了。O2O要极大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成熟,比如智能手机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这两点通过去年底快的和滴滴的大战,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那么就来选择具体进入的行业。

      我选择标准是既不能过宽,又不能过窄。太宽泛,你谁都伺候不好,全品类那死定了。O2O不可能全品类,因为每一个行业的逻辑是不相同的,不但不相同,还可能互相抵触。比如做保洁阿姨,是偏价格领先,而且中间没有什么溢价部分。对阿姨的技能培训,很简单,但美甲师的这个培训就很不简单了,可以说是需要终身培训的,这跟保洁就很不一样。

      所以说,未来O2O会出现多个品牌。逻辑我之前写过了,有行业轴、人情轴、场景轴、团购/资源轴,每家平台都需要有自己的商业逻辑来支撑。保洁跟美甲,这两个行业串不到一起。这是商业规律,比如苹果也不会像戴尔成本控制那么牛,你背后的商业逻辑使得你不能选择另外的方案。

      在确定做美甲O2O之前,我选取了三十几个行业来分析打分,都是所谓的O2O,把店拆了,让人上门(服务)。

      我打分的维度为人群、维度、价格、频次以及内部能力。就像阿姨,频次高,人群维度足够广,但我不会去做。这跟内部能力有关,这我做不好,我干不了保洁,那种低端服务业,一小时20块钱,也没什么毛利空间。我做的精油、餐饮都是贵东西,我们不会做奢侈品,但我们也不会去做低价品。我给自己生意提炼过三个关键词:中产阶级、女性、美。这次做美甲,也是围绕这三个词儿。再比如,刺青也是我列过三十几个行业中的一个。它缺点就是它的整个人群小,但频次是挺高的,因为复杂的图案要分很多次来做,一次人的忍痛能力是有限的。还有按摩,按摩也不好作为第一个切入是因为它的污名化问题,是不是色情产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算来算去,那做美甲就是我擅长的了。

      其实我挺勤奋的,平时写那些文章虽然是没事儿给自己打广告玩儿,但我背后商业逻辑是有的,我敢说我的逻辑是经得起推敲的,相对缜密的。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傅心婕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