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骂声不断,但IPO新政并非一无是处。而批判之声其实多来自于被触动利益的参与主体。不过,这或许也将成为未来进一步改革的推动力。
史上最糟糕的一次新股改革?
从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突然宣布重启IPO至今已经过去40余日,在这段日子里,IPO新政不断遭遇批判。
奥赛康因为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老股转让规模之巨大等问题“自愿”暂缓发行,从而使得长期以来新股发行存在的“三高”问题又一次的摆到了投资者面前,让IPO新政的关注度得到进一步升温。
此时,证监会“认识”到新股发行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开始为IPO重启后出现的制度问题“打补丁”,1月12日半夜紧急发布 《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当晚,原先定于13日公布定价的慈铭体检等5家公司发布暂缓新股发行或推迟刊登发行公告。
对比2012年4月28日证监会发布《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来看,2013年11月末发布的新政并非一无是处,其以“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为指导方针,并引入了发行人与承销证券公司自主定价、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市值申购、以及老股转让等一系列新政。
不过对于这一酝酿了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改革,业内人士则多感失望。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过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谢百三就称其为是“中国证券史上最糟糕的一次新股改革”。
2011年主承销收入排在证券业第九名的瑞银证券则表示,新股改革对抑制“三高”没有任何帮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