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内知名IT企业工作过、创办过农业企业,近日,王铸根带着他的新项目“51找地”走进第十三届农交会。
据了解,“51找地”旨在为土地买卖者建立起一个拥有更多土地信息资讯,及深度化营销服务的平台,缩短土地信息需求者搜集整理信息的时间,帮助拥有土地所有权或经营权的个人或集体获得最大的资产收益,打通土地这一特殊“商品”的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壁垒。
顶层设计让这个市场拥有无限可能
2014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公布。《意见》提出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15年初,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试点地区允许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交易,农村宅基地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流转。
这两个文件均是来自顶层的对于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表明国家对于目前的土地政策调整的决心。
这些改革方向的出台也是对目前所存在的普遍现状的一种调整。中国历来是人多地少,一方面,大量具有经济实力的城市人口需要优质的农产品,而另一方面,可以生产农产品的土地无法形成规模性,也不具备先进农业技术的集体或个人手中。想要调整这样的矛盾,新的土地改革应运而生,让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发挥其一部分“商品”的功能,才能让其价值最大化,这是国家的意志,也是时事发展的必须趋势。
用互联网的技术服务于土地流转市场
依据农业部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以福建地级市龙岩为例,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4月初,其耕地流转面积86.2万亩,流转比例达46.5%,涉及农户29万户,占农户总数44.6%。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流转制度的完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耕地进入流转市场,这其中还不包括集体经营性用地及宅基地。
“我们的项目已于今年6、7月份从福州开始,逐步覆盖本省,让大量的土地信息及时有效地发布,拥有和普通商品一样的展示平台,让所有者及需求者在一个平台上完成与土地相关的所有信息查询及除法律交割外的交易环节,这是51找地网成立的初心。不但如此,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服务于这个市场,将普通商品买卖的部分理念移植服务于“土地”这个特殊商品,让其可视,可感,可查,具有鲜明的个体印记,促进供需双方快速完成交易,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与质量,是51找地努力的方向。”王铸根介绍到。
创新的设计,源于一颗执著于品质的心
51找地网有一项重要的功能设计是对地块的检测服务,用户可以委托平台完成关于土地的所有检测,水质,土样,条件适用性等,而且这些检测结果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开的。平台的合作检测机构均是具备国家一级检测资质,保证了检测结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事实上,这一项功能设计来源于创始团队成员的个体需求。
51找地网的创始团队中,有两位主要创始人均是理工生,对数据、采样、报告等有天生的好感与倾向性,在他们眼中,无论多么华丽的字眼也比不上数字的吸引力。而这样的思维方式恰巧是目前的土地流转市场上所缺少的。多数人对于块地的位置,大小,及价格很敏感,但却对土地的内在缺少了解。古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果是耕地流转,土地的质量将对未来的收获有直接的影响。而判断“淮南”或“淮北”的标准,莫过于一份权威、公平、公开的检测报告。
以平台信息为基础,打造土地流转的黄金闭合圈
王铸根说:“51找地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打造互联网+的土地流转平台。希望通过整合信息资源,组合投资方向,甚至是社交的方式,获取用户在平台上完成土地流转除法律程序上的全部交易流程。并且通过用户信息管理,更加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构建用户使用场景,为每一个用户提供更方便的信息服务及更高效的增值服务。
另外,还希望通过组合功能及服务内容的方式,构建跨市场,跨领域的土地流转服务的黄金闭合圈。届时,平台所承载的不仅仅只是土地流转,而是拥有金融投资,农业项目,地区产业发展的大型服务平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