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凯文·凯利:未来20年科技的必然走向

      凯文•凯利曾是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曾言,技术驱动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结果。技术在塑造着大家共富,而这共有的财富则带来一场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就是力量。

      10月22日,凯文•凯利现身 “2015产业中国年会”,围绕“全球技术商业化”这一主题,作了《未来20年科技的必然走向》主题演讲,描述了未来科技、社会和经济的最前沿图景。

       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整理:

      我生活在硅谷,一个未来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的地方,但是我很高兴能来到中国,因为在中国,我认为未来来到的步伐会更快。

      科技引发的颠覆性规律有哪些?

      首先介绍一下科技的发展和它带来颠覆的一般性规律。200年前做海运的公司都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也是利润程度最高的公司,竞争非常激烈。当时的海运是免费进行运输的,因为当时是用风力海运,没有燃料的成本。当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出现时,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但是对于全球海运公司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蒸汽动力的技术当时还不先进,只能操作比较小的货船,进行短途运输,载运量不但小,而且成本很高,还不可靠。因此缺乏商业价值,没有得到广泛的商业化的应用。

      然而,尽管如此,蒸汽船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逆流而上,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只能借助风力顺流而下的现实,这是蒸汽动力的独到优势,但当时站在航运公司来说,这个技术是质量低、风险高,而且边际利润也低,对应的只是小众市场,前途未卜。可以说,新出现的颠覆性技术都具有这些共性,它们刚刚问世的时候都具有这些特质,你很难做出投资的决定。

      随着这个技术永不停歇的改进,蒸汽技术日益完善,最终它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了主流技术。所有的风帆运输公司都破产了,而现在世界上现存的海运公司采用的都是来自于蒸汽动力的运输,所以这就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一个给我们启发的技术颠覆的例子。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IBM的Altair计算机,在1980年是当时非常先进的技术,很多公司想模仿它的技术,然而最终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基本上取代了IBM。我的重点是,并不是一家电脑公司取代了IBM,而是来自这个产业外部的对象——Windows。微软在这个领域是全球主宰,很多公司试图与其竞争,但都失败了。

      同样,微软在这个领域也忽略了其他的创新,就是搜索引擎。谁会在乎搜索呢?没人在乎。搜索引擎是来自软件领域外界的一个技术,一开始搜索并不是很好用,但是现在谷歌推出了全球最复杂的技术,他们的业务现在成为商学院研究的对象,很多人都希望来到谷歌工作,并且利润也最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谷歌并没有在最初就与微软在软件领域竞争,而是独辟蹊径创造出另外的技术,从外界颠覆了微软。

      我们至少知道一件幸事,那就是未来将颠覆谷歌的公司肯定不是搜索引擎公司,这个公司可能最开始是很小的公司、不起眼,比如可能是电子书公司,比如亚马逊,也可能是苹果公司,也可能是在中国的某一家公司。但肯定不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来取代谷歌,这些颠覆性的公司通常是质量差、风险高、边际效益低、市场小,而且是前途未卜的公司。

      商业领域的人不会去这个领域,因为这个环境不适合做生意,通常创新来自于的环境都是那些不适于做生意的环境,它给创新者带来了一种最初的困境,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创业公司在技术领域也非常成功,是因为最开始他们没有办法选择到哪里做生意,他们没有钱能够让他们进入一个有高利润空间的大的市场领域。因此他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创新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开始。因此,很多大的公司最开始是来自于创业公司,并不是创业公司愿意到这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下生存,而是他们没有选择。

      我要分享的经验是,无论你在哪一个行业,化学、地产、开发、农业以及运输,这都不重要,最主要的创新和颠覆,不是在这个行业或领域,实际上是从外界进来的。我想让各位记住这一点,今天上午我们会谈很多外界进入的创新,你不要去想这跟我没关系,这些创新、这些技术跟我的领域没关系,我是做教育的、做酒店的,实际上你这个领域最关键的创新经常会出现在其它领域,因此对于这些方面你要保持警惕和关注。

      颠覆性技术通常有三个规则,在这里我总结一下。

       第一,在行业里最主要的颠覆性不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行业,而是来自于外界。

      第二,我们认为这些颠覆是突然出现的,比如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微软,突然我们有了谷歌,突然有了Uber,突然有了Airbnb,都是突然发生的,实际上它们已经发展了20年,只不过它们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受人们关注,人们看不到它。我想传达的信息是,那些最开始看似毫不重要的、让人忽略的东西,可能很长时间都保持这种状态,突然间它们就变得重要了。

       第三个规则,创新是一个糟糕的市场。创新从定义上来讲,它发生在那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市场中。在这个领域会有困境和挑战,如产品质量差、风险高、边际利润低、市场小,而且前途未卜等,但是最伟大的事情可能就诞生于这样一个糟糕的环境中。因为创业者没有选择,只能背水一战。

      20年后颠覆性技术是什么样的?

      摄像无人机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下一波在未来20年里颠覆性的技术看上去会是什么样子呢?技术在现在看来不是很可靠,也不是很重要,也不会有太大利润,但是接下来20年里也许它们会发展成为巨大的颠覆性的技术。

      在哪些领域会出现颠覆性的例子?航空领域已经是非常先进的行业,很多国家型的航空公司,他们有着经验成熟的驾驶员,以他们为中心来安排工作。对于这个行业来说颠覆性技术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个玩具,在未来20年里真正的竞争者不是另外一家航空公司,不是另外一家航空巨头,而是无人机。

      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但是无人机现在的体积越来越大了,它开始可以运东西了,比如像亚马逊的无人机可以运货,甚至可以变得越来越大;美国的一架无人机非常大,用来做武器的,甚于可以载人了,还可以飞去那些由驾驶员没办法飞去的领域。所以无人机公司,比如DGI,总部在深圳的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公司,他们接下来会与那些航空公司进行竞争,来承担载人的业务。

      我们来看手机公司,移动技术公司,他们的竞争者在未来20年来绝对不会是另外一家电话领域的公司,一定是来自于这个领域之外的公司。比如说WiFi,最开始就是当地的局限性的、非常小的一个公司,看上去根本不是很认真的一个产品,也是不可靠的,甚至不会持续很久的。但是,这个技术中有一种潜力,它能够打造一种新的网络,与大的电信公司竞争,这个强有力的技术,使得电子通信技术变得分散化,打破了中心垄断的状态,实现了个体到个体的联通方式。

      现在看起来这个网络还不稳定,效果还不是很好,但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选择,这是一个情景,它对于现有的全球电信公司来说都具有颠覆性,只要它不断提升、不断改进,就有可能去颠覆那些成功的大的企业。

      再来看一下在汽车领域,对于现在主要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主要的的竞争者不是另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在未来20年里,对于这些汽车公司来,主要的竞争者将会是电池公司或者是电脑公司,比如Google车,它是自我驱动的车,Google不是一个汽车制造公司,但是他们在开发这种颠覆性技术,只要他们不断提升技术的质量就会达到这一点。

      在这个领域我的预测是这样的,汽车上使用的带宽会超过在家里使用带宽的需求,最大的带宽会出现在汽车上。比如像特斯拉、Google或者苹果可能是新的汽车公司,或者是那些制造电池的公司。因为在未来10年里,大多数汽车会变成电力驱动的。因此,这些技术将成为汽车制造领域最大的颠覆者。我们来看一下出租车公司,滴滴、Uber,以及其他的打车软件公司,他们一开始不是打车公司,他们是软件公司,他们颠覆了整个出租车产业。最开始出租车公司根本无法想象他们的竞争者会来自于制造手机应用软件的公司。

      我们来看一下酒店业,它主要的竞争者将不会是另外一家酒店公司,而是Airbnb,这样一个颠覆性的公司,最开始根本不受人关注,过去经常有酒店公司来找我咨询,去思考变革,他们觉得非常困难,像Airbnb这样的公司非常难以理解。人们会在另外一个人家里多余的房间里订房间,他们觉得这是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因此,对于酒店业的颠覆技术一定是来自于这个行业之外。

      关于成功,大公司和创新的关系,这一点大家也需要加以理解。对于成功公司来说过去的成功就是它最大的历史包袱,而未来要想继续成功的话,最大的障碍还是过去的成功。

      公司越成熟,要想去转型就越困难,因为公司成功的基因来自于你过往取得的成就。而且你越执着于过往的成就,要想取得未来成功的几率就越低,风险也越高。要想重新成功、重塑辉煌的路径,就必须放弃传统优势。但你可能会面临一条低质量、高风险、低利润率、小众市场和未经验证技术的发展路径。虽然你能看到未来成功的方向,但是做起来任重而道远。

      这是一个技术颠覆的基本发展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发生和发展,接下来我具体谈一下未来会出现的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当然有很多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并不成熟、并不完美、存在问题,也没有实现商业化,目前看来跟大家的业务还不相干,但是我敦促大家去了解这些技术,了解它背后的潜力。也许未来这些技术会对你的业务至关重要。

      科技发展的四个推动力

      我列出了四个发展趋势,沿着这四个方向,技术在不断发展,不断采取新的行动。在过去20年这样的趋势在不断加强,未来可能会更加激进。所以这并不是全新的技术,它已经发展了20年,未来还会继续发展,而且会塑造未来的格局。

      第一,分享。大家经常提到分享经济,跟大家提几个例子,Uber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但是它自己没有车队资产。还有Airbnb,Facebook,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但是它自己并不提供创造内容,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零售平台,但是它却没有自己的库存。Airbnb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公司,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物业。它们的共性就在于这些公司都没有自有资产,所以所有权的重要性在下降。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权,很多情况下使用权比所有权更加优先。对于经营公司来说是如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如此。这些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更好地分享资产。无论是Uber、阿里巴巴,还是脸书、Airbnb,在20年前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当时并没有共享技术,所以新的技术使得我们可以进行共享,也使得大家关注的重点从所有转向了使用。

      现在我不去买电影了,因为在Netflix都可以看到,我也不买音乐唱片了,因为在Spotify上面都能看到和听到音乐,我也不买实体书了,通过亚马逊都可以下载。我也不用买游戏光盘,因为用PlayStation都可以玩到这些。作为消费者来讲,我不用考虑所有权问题,所有权意味着可靠,你需要去存储这些资产,要去维护这些资产,要去进行升级,还要随时打理它、设置它的拥有一个资产的话有很多麻烦,但是使用权就简单得多,你可以随时随地去使用。当然不只是数字资产有这个趋势,其它的行业也是如此。实物资产,比如汽车也可以进行分享,强调使用权。所以,现在我们的问题是能不能提供按需经济,使大家可以按需取得使用权。

      你可以把你卖的实体资产变成一种可以分享的服务,人们可以按需取得使用权。如果这一点想通了的话会有很大的商机。交通行业就是如此,可以把交通运输转化为服务,我们看到有9000多家公司要把餐饮、家具或者玩具转化为服务,不用再买玩具了,可以按需使用这些玩具。这样的话,消费者不再购买实体资产,他们只是按需取得使用权就行了。衣服也是如此,你穿一次,洗干净了,把它送回去就行了,这一点能够实现吗?人们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此外,在金融行业也可以这样做,我们可能有KICKSTARTER进行众筹,我们看到在中国也有一个关于KICKSTARTER的案例在发生。目前有将近2000个众筹的平台,也包括为音乐家做众筹等等,使得消费者能够为产品服务,来筹集资金,所以,也使得筹资的工作从银行和资本家手里转向了客户手中,他们可以进行有目标性的融资和投资。我们看到这些平台的总规模是180亿美元,当然相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这个规模还很小,但是这个趋势却是非常迅猛,可以看到它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可以设想一下20年之后,你可以通过众筹众包的方式为自己的项目筹集资金,这在将来是非常可行的一条路径。

      最重要的是,任何能够被分享的事物一定会被分享,思考一些现在没有办法被分享的东西,如果它被分享,它会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在未来20年里的发展趋势。一位接一位的企业家,他们会确认一些东西,他们会说,我们通过分享来提升物质的价值,我们可以分享经验、分享创新,分享我们的建设,以及分享网络,这就是我们要面临的挑战。

      第二,互动。曾经我们阅读是看书,而现在我们通过看屏幕了解到我们周边发生的很多事情。现在飞机上每一个座位后面都有屏幕,在上海以及每一个大城市在高楼上都有屏幕,甚至还有这种3D的屏幕,你带上特制的3D眼镜,可以看到这些屏幕上的内容,它们是非常灵活的。

      现在的电子书,更加便宜,而且更具有灵活性。实际上电子书可以制作的形式就像一本新书一样,你可以像翻页一样翻这个书,读完之后就合上,内容就变成了一本新书。现在在美国MIT、弗吉尼亚科技学院等等都在制作这种产品,很多服务都通过屏幕提供出来。甚至现在有多个屏幕同时出现,比如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你同时打着电脑,还看着手机,因此你周围生活中出现不止一个屏幕,是多个屏幕,这样是一个屏幕的生态系统。这些屏幕改变了文化,一本书,在书里面的内容是固定的,非常确定、明确,他的著者有一种权威性。而现在我们把所有东西都搬到了屏幕上,都是流动性的,随时变更的。比如我们在屏幕上的东西随时随刻都在变化,第二天就不一样了,这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一旦我们的文化是基于一些规则、法律,这是过去的情况。而现在我们的文化基于那些流动的屏幕,而且你与屏幕之间是有互动的,这种互动使得事情不再是固定的。你还可以用身体与数字环境进行互动,而不仅仅是坐在那里打字,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互动形式。

      第三,流动。我之前也提到过,我们现在进入了屏幕的世界,所有事情都是在屏幕上进行流动。在20年之后,我们会提升流动事物的价值,让固定的这些事物都流动起来。现在最重要的流动内容就是数据,我想说,不管你在哪一个行业,从基本上来说都是在数据行业。通常对于客户来说,数据对于你和客户都是一样宝贵,对于谷歌、Facebook,以及其他的公司来说这是它们发现的真理,你越了解你的客户,他们对你来说价值量就越大。我们必须要了解到数据是如何流动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除非数据要流动起来,否则它毫无价值。很多人积攒数据,但是把它存储起来并没有积极使用,不使用的话就是死数据,必须把它们连接起来,让它们不断流动起来,让它们互动,这样就会让数据具有价值。我们有一些方式能够让数据之间联通起来,我们在这方面有不断的需求让数据动起来、联系起来、连接起来,与其它的数据互通起来。

       第四,认知。如果你问我未来20年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像200年前的电力一样重要。Google有一款应用,可以实现实时的翻译,我拿着手机说英文它直接转换成中文,实时进行传译。这个处理并不是在手机内部进行的,它会把你发出的信息放到谷歌的云环境下,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处理,它的处理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这是人工智能与商业的结合。

      另外,现在大家经常谈到的热门词是深度学习,也就是说把人工智能和神经节点这个理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计算芯片的能力会得到成倍的提升。比如说IBM就利用人工智能打败了一个象棋大师,当时谁都没想到人工智能会这么强。现在我们又把它培养成了医生,它可以在医学院里做教学,可以去做诊断,根据病人的各种体征做出判断,而且它的判断比一般的医生都要精确,当然还比不上最优秀的医生了,但是跟一般医生来比它们远远胜出。我曾做过测试,告诉它我有哪些症状,它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我患有什么疾病。虽然比不上最优秀的医生,但是在非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在非洲医生非常缺乏,通过人工智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地的医疗病患问题。

      200年前电问世,很多企业通过电力实现了自动化,在这种情况下电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一种设施。人工智能同样可以作为一种服务,你不用自己编写人工智能,你可以通过百度、谷歌购买人工智能,然后把它用于各种全新的用途,是以前你难以想象的,使得你的工作更加具有智能化,最后会结出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因此,人工智能会成为一种服务,你不需要去拥有人工智能,你只用在需要的时候去购买就行了。

      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它的智能程度就越高,因为它是自动学习的,通过人们的使用它也在不断的学习,人工智能程度越高用户就越多,它也会更加智能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最后实现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使得人工智能快速增长和成熟,未来就会有非常大型化的人工智能公司,人们会直接向他购买服务,你不需要自己去编写人工智能,都有现成的产品和服务供你购买。

      而人工智能对于云环境来说至关重要,刚才说了我们会产生那么多的数据,我们要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要想把这些数据利用起立,发挥它们的价值,就需要使用人工智能,让我们了解数据背后所隐含的意思。所以,人工智能会使得我们把数据转化为实用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多的使用人工智能把这些庞大的数据储备利用起来。我的预测是,未来20年的1万家初创企业是要选择一个行业的切入口,然后把这个行业跟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我觉得可能性是无限的。100年前我们选择一个行业,把电力跟它结合在一起,现在我们是把人工智能和我们选择的这个行业结合在一起,你可以去想象,把人工智能使用到一个行业里,24小时进行监控、进行分析,潜力是无限的。

      未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最伟大的20年后的产品还没有被设计出来,还没有问世。如果我要谈20年之后最伟大的创意或者是发明的话,我刚才谈到的所有这些可能都不会有资格出现在那个单子上。因为我们现在只处于这个变革趋势的第一天,最初始阶段,这意味着你们还为时不晚,一切都来得及。

      责任编辑:吴梦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