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淘宝村诱惑:山村财富神话 看屌丝逆袭(2)

      常吵架的夫妻做淘宝赚了钱不吵了

      “旁边有一对夫妻,两个人以前经常吵架,做淘宝赚钱了就不吵了。”李木生说的,就是邻居李祥(化名)。2008年,李祥还在一家企业打工,每个月600元的工资,因捉襟见肘的收入,夫妻俩小摩擦不断。现在,他们俩经营着7家淘宝店,销售花架等藤铁工艺品,包括3家皇冠店,4家钻石店,每月交易额30多万元。

      李祥家两层楼的石头房子,除了电脑房和泡茶室外,到处都堆满了货物,由于场地不够,他在屋后加盖了一小块地方当仓库。他的母亲,除了农忙时种地外,多数时间都在帮忙包装铁架。全家上阵,或者再请几个员工,李祥的经营模式,正是灶美村最为普遍的“家庭作坊”。

      李木生的一块闲置厂房,就租给了别人经营。今年,他计划收回自己做,尽管租金已经从每平方米5元涨到8元直到现在的13元,几乎是晋江、石狮一带的厂房租金水平。

      名气打响之后“淘金者”蜂拥而至

      许多在灶美村开网店的店主,要么来自泉州附近的城市,要么来自浙江、河南等地。灶美村的名气打响之后,一拨“淘金者”蜂拥而至,南平人陈志(化名)正是其中一员。

      去年,他辞掉一家电商平台的工作,到灶美村租了一个房子,运营两间淘宝C店,销售藤铁。因为有电商实操经验,陈志对淘宝的游戏规则详细研究,渐渐打出名气,每年净赚10多万元,还拉来堂弟帮忙。“这几年,除了我们这些打工的,那些嫁出村的女孩子,也都回到村里做淘宝。”陈志说,以前在村里打工的那拨人,许多都跟他一样,自己开网店当老板。

      “以前打工赚不了多少钱,一做淘宝,1年就赚了20多万元。”这样的造富神话,让许多村外的人,纷纷往灶美村聚拢。这拨慕名而来的人到底有多少,李木生至今也没算出个数来。但是他知道,以前,当地灶美小学的学生只有80多人,现在暴增到了200多人,一半都是外来人员的子女。所以一到春节,村里就变得静悄悄的。

      而平时从村里到镇上,都非常热闹,镇上物质资源丰富了,满足精神需求的产业链便得以延伸。在尚卿乡,聚集着60多家餐饮、娱乐场所,酒吧、桑拿、足浴城等应有尽有。晚上9点以后,很多休闲娱乐场所都满座。

      “90后”一遍又一遍向陌生人讲述发家史

      成就灶美淘宝第一村的,不得不提到三个人年轻人,他们是李江斌、李连顺和李颖煌,都是在2008年左右第一批开网店的“90后”,之后成为合伙人。

      6年前,借助一台电脑和一部数码照相机,他们尝试在淘宝、易趣、拍拍等网站上销售藤铁工艺家居用品,利用网络掘到了“第一桶金”。随后,这股开店潮,席卷了整个灶美村。去年,他们三人在阿里巴巴的淘宝村论坛上,激动地接过了淘宝村的牌匾。

      一个位于安溪的小山村,从此被推上了神话一般的台前,各种采访、调研纷至沓来。作为主角的李连顺等人,一遍又一遍地向陌生人解释他们的发家史。“总共有100多场采访、调研,有时候一天有好几拨。”李连顺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傅心婕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