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五:运营
即使技术方案也作对了,你会发现,这是电商。电商平台的运营也是个难题,这个难题必须让运营人员深度理解产品、懂营销,能做设计,还能做文案,且还要和技术对接。要知道电商行业的从业者作为新兴人才,个个心比天高,能做好这些已经算是NB的了。他们还必须和店铺、和仓库、和原产地之间产生关联,这必须得难死他们才行。就算是一个仓库,生鲜的运营和标准品不同,不论是包装还是运输,都得用对待小三的心态珍惜才行。顺丰推出了生鲜配送,豹窥一斑。
陷阱六:人才
好吧,就算将全面五点都做好了。全体人员还得对店铺,或者中央厨房具备深度理解。即:团队是一分为二的,一个是电商团队,一个是传统的店铺运营人员,这两个团队在大余看来,是具备深度文化冲突的团队。作为企业主如何能够管理好这两部分人,能够同时做好这两部分的业务,不是容易的事。例如本来生活,就干好了电商,但是运营干的稀巴烂。天天果园算是天好的,电商运营,水果,仓库都干的不错,但是店铺干的稀巴烂,迄今十余家店无一盈利。千万不要以为随便找个做过电商的人来,就靠谱,那可能会是灾难性的后果。这是考验全行业的事情。
陷阱七:营销
就算全部干好了以上的六件事,你会发现电商行业本身最基础特点,产品是基础,营销是龙头。必须靠营销驱动着才能最大化采集用户数据,培养用户粘性,因为电商用户的叛逃成本太低了,可能是10元代金券,也可能是一个好玩的活动,一种逼格的诉求等等。在这个角度上,板砖大余认为学校讲师天然的O2O温床,是低成本,且能够做出快模式的地方。其次就是社区。这两点都印证了板砖大余在《O2O进化论》中的观点。
陷阱八:资本
就算有能力干好前面的七件事,你还得有点运气和心胸,就是你愿意出让股权引入资本,你还得有运气碰上一个好投资人,能够站在你的立场坚定支持你,不添乱。为什么一定要引入资本,因为生鲜电商基于上述难度,多数都是拼图式完成,即:最终会通过资本的收购等手段完成生鲜的O2O模式。这不是低毛利的生鲜行业自营资金可以达到的。有坚定的资本支持,才可能做成生鲜的O2O.
所以,大余曾经开玩笑:这个行业几乎就是为我定制的。但是,我深深知道,前辈有实力,90们很可怕。就像一个投资人笑话我老了。anyway,不管老与不老,我知道的是这个行业有着机会,巨大的机会。这个机会足以成就一个新的阿里。哪怕我们最终只能成为“新阿里”的一个桌子腿儿,甚至只是一块桌布,那也够了。我曾经在中国解决民生幸福最大的行业,解决农民问题最大的行业奋斗过,当我死去的时候,墓碑上会写着:现实很骨感,梦想有美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