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移动互联网曾经一度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很多年。但是在这一轮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到来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在许多方面已经开始和日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要超过日本了。
我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拜访了日本两个知名的移动互联网孵化器,一个是一家日本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在东京的孵化器,一个是日本第二大运营商KDDI开办的名为Labo的孵化器,前者类似于中国的创新工场,后者则像中国电信(微博)的创业孵化基地。但在这些装修一新的办公室里面,创业团队的数量很少,显得人气冷清,这和中国创业氛围火热的3W咖啡或者车库咖啡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苹果的App Store和谷歌(微博)的Google Play让全球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开始处于同一起跑线后,中国公司开发的App开始在美国、日本大肆攻城略地,相比之下,日本公司开发出来的App数量要少得多。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日本互联网的创业氛围呢?
日本社会不宽容失败
我和许多日本朋友交流时,他们都谈到日本是一个不宽容失败的社会。
在日本的社会中,一个人假如失败,他会在社会中很难生存下去,不仅周围的朋友看不起他,想找个工作非常困难,讨不到老婆,也通不过银行房贷的信用审核。这样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年轻人在想去创业时必然畏手畏脚。
而在硅谷,许多VC都愿意投资那些失败过一两次的企业,美国人认为有过失败教训的人下一次创业更容易成功。
此外,日本的年轻人不爱出风头。我有个在日本读书的朋友回忆道,日本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推行素质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扼杀竞争,强调团体。这样的教育体制导致了日本的年轻人比较从众,幼儿园、小学的赛跑都是手牵手集体通过终点的。大学4年,甚至都不知道哪个同学的成绩好,哪个同学的成绩差,因为所有人的成绩都是不公开的。这样的教育体制让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风头。而创业是很需要出风头的事情。
日本的本土VC行业并不发达,而且相对来说创业的项目也少很多。中国有许多Copy 2 China的创业项目,即看到什么东西在美国比较火,很快就有一批创业公司开始抄到国内了,而在日本,人们普遍不屑于这种方式,这让创业的门槛变得很高。
阻碍日本人创业另外一个原因是,NTT DoCoMo、丰田、索尼、夏普、富士通这样的大企业垄断了日本社会的太多资源。日本的大企业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财阀关系,许多日本大企业交叉持股,关系深厚,大企业及关联公司垄断了包括周边业务在内的全部业务。
长期以来,日本的利率都徘徊在0利率甚至负利率。利率是一个国家的人是否愿意冒险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日本人普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没有人愿意冒险创业,导致银行利率非常之低。
池田信夫曾经在著名的《失去的20年》一书中提到,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日本没能及时赶上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第2.5次产业”,也就是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的需求非常匹配,却不太适应信息产业的需求。
时至今日,整个日本经济仍然是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丰田、索尼、松下、富士通、夏普、新日铁等制造企业是日本经济的支柱,制造业在日本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美国。相比之下,金融和互联网业已经逐步开始成为美国经济的发动机,制造业所占比重开始日益降低,虽然美国经济也经历衰退,但是新兴的IT产业开始为美国经济注入巨大的活力,包括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企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
产业结构上的问题是日本人缺少创业氛围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创业最活跃的领域仍然是在发展迅速的IT行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