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正日益成为市场主体,仅把眼光放在传统产业已不适应新时期产业的要求。”招行副行长唐志宏称。
张建表示,在此背景下,招行从2010年开始实施“两小”战略和“千鹰展翼”项目,力图改变以大客户、大项目为主的对公客户结构,将目标转移到创新型成长企业,关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按照转型计划,招行每年要在十大新兴产业中挑选1000家创新型企业予以重点支持,然而到去年末合作客户总数就已经达到3329家,目前已经突破5000家,并已成功锁定了2万家核心培育客户。截至今年6月末,招行已为“千鹰展翼”客户提供了上千亿元的授信支持。
“在这块我们安排了专门的贷款额度,每年30%以上的增速。”张建表示,通过此项目,招行期待培育未来5-10年的客户基础,实现客户结构、行业结构、新兴信贷等三大转变。
组织架构谋变
配合公司业务转型,招行亦在营销和组织架构上谋变。
张建表示,目前招行正在进行营销流程和风险流程改造,建立专门的营销团队,设立新的企业评分、评级系统等。
据获得的资料显示,招行已为“千鹰展翼”项目建立起一套产品和营销体系。与普通贷款关注企业财务资质和担保不同,招行此类融资服务着眼在知识产权、企业订单、核心价值和渠道资源、债权股权联动等。
“发明专利权质押率最高35%,驰名商标专用权质押率最高40%。订单贷款最高可达年度商务合同金额的50%。”招行人士表示。而“贷款+PE”模式,则可让符合条件的优质股权投资机构(如PE)已投项目获得招行配套贷款,针对有股权融资计划的高成长企业,招行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的同时,帮助企业引入股权投资。
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提供融资也意味着面临的风险提高。张建称,招行正在对一些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客户准入制度,创新审贷流程,提高风险容忍度。
在组织架构上,招行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正在酝酿成立公司金融总部,统筹公司银行部、投行部、同业部、金融市场部等多个部门。“今年开始,在厦门、长沙、北京、大连4个分行进行试点,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推广到各分行,搭建公司金融总部架构。”
“现在提早介入,着手做创新成长型企业,主要目的在于为未来储备一批客户,在产品、风险、架构上完善,建立一套有竞争力的体系。”张建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