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保监会制定出台了《人身保险电话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对电话销售保险业务予以整治规范。一时间,电话销售误导(以下简称“电销”)、电话扰民等问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电销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和市民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影响?这种特殊的销售模式该如何面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内多家保险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一些普通市民。
保险公司:电话营销成本低
保险公司为什么热衷于电话销售?在重庆某保险公司的负责人陈先生看来,与传统的销售渠道比,电销更便捷、更安全,而且成本更低。“从销售主体看,目前全市超过三分之二的保险公司涉足了此项业务。银保增长乏力,个险渠道也萎靡不振,似乎只有电销渠道稳步增长,因此电销业务成了不少公司的救命稻草。”陈先生说。
电销保险也有独具优势的一面,比如车险,在价格上可以享受到更多实惠。
重庆某保险公司电话销售部的负责人万晓宇说:“虽然保监会对保险价格是有监管的,但也只是监管产品单面价格,而整个保费的构成还包括了手续费。因此,不少代理人和代理公司遇到不太懂又懒得比较的车主,就尽量抬高价格,为自己赚取更多的提成和佣金。一般4S店和保险中介的报价都比较高,有的甚至高出30%。而在电话车险销售上,各家公司的费率都是公开透明的,符合什么条件就可以享受什么优惠,投保人不需要去讨价还价,一般能比从其他渠道购买便宜15%左右。”
消费者:电话里的承诺没兑现
刘女士2008年曾接到一家保险公司的电话,对方称刘女士幸运地成为公司年度回馈客户,奖品是一份意外险,只要每月向银行存入200多元,连续存10年,即可享受20年20万元的意外保险,并兼具理财功能,收益率高达20%,高于定存利率。刘女士觉得这个险种很划算,同意购买。“过了4年后,我发现收益率并没有那么高,致电该公司询问后发现,20%的收益率并非年均收益率,而是10年收益率总和,每年收益率仅为2%,还比不上一年的定期利率!但是现在退保又很不划算,好在每个月缴的钱不多,我只能缴下去了!”刘女士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