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错判?
张晓慧在19日的货币信贷分析会上说:“一些银行认为政府会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出台扩张性政策,提前布局占位。”银行的这种判断也体现在了行为上。
6月的前十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近1万亿,24家主要银行中有一半的银行这10天增加的贷款比其6月份的限额还多,其中邮储银行多出1000亿,中信银行多出了500多亿,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多出了300多亿。
这次,商业银行判断错了。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失常缘于其对央行的错误估计,对宽松本身抱有的侥幸心理。
但是市场还存在着对央行的期待。一位银行间交易员说:“溺爱孩子,让孩子总生活在蜜罐里,时间长了,会产生道德风险,甚至埋下系统性风险的种子。但Shibor作为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出现如此不正常的波动,且参与市场的所有机构都在面对,央行是否不应该坐视不管?”
但央行营业管理部在其6月21日的金融信息上表示,6月20日货币市场利率暴涨主要源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失当。很多资金被央行认为陷入了无效,站在央行立场上的一位人士说,“凭什么让我放水,你们拿着钱又不干正事”。
银行间利率高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这不是央行的意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玉宇甚至认为近日央行在银行间市场的作为引发了一场支付危机,是在玩火。金融市场变得复杂,金融机构也早不是几家国有银行在玩过家家。而央行在维持银行间市场稳定和保证支付结算方面,从未遇到过挑战,也无经验。多数人把这种支付结算功能的维持与央行旨在管理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混为一谈。
但也有商业银行人士认同央行的行为。浙商银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新增贷款确实大部分在空转。增量增加在银行间,银行在自己玩钱。这次资金紧张的状况和央行没有释放流动性确实给予银行一定的警示作用,让银行将资金用到实体经济的信贷中去。”“银行间流动性问题可能是央行面临的多个问题之一,其他一些积累下来的问题,如资金空转、M2高企等,是央行急需解决的。考虑到未来的通胀上升风险和高层对经济下滑容忍度的提高,央行很难主动放松。”广发银行高级交易员颜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国务院上周三召开常务会议称,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也表示,要注意防范不符合实体经济真实需求的“金融创新”,防止资金自我循环以及监管套利行为,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今天的状态持续两个月,走在边缘的企业将会倒下一排,维持半年,资产泡沫的雪崩将夹杂着各种坏账冲向硬着陆,那将是难以挽回的局面,今天,是真姿态,还是准备假摔?”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表示。
张晓慧要求各大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她表示:“银行要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加强对各类影响因素的研判,改进自身流动性管理,大行还要发挥好市场稳定器作用。一些重大突发性问题及时向央行汇报,如果因资金调度带来的清算问题,可以提请央行货币信贷部门协调解决。总之,只要是系统性风险,只要银行各方面工作到位,央行是会给予支持的。”
她建议银行做好6月余下时间的工作,一方面控制总量、把握好投放节奏,银行二季度投放少限额有结余,可以留到下半年使用。
7月,资金面将面临月初银行机构补缴存款准备金、月中上缴企业所得税等巨大压力,且从到期资金来看,7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仅有千亿左右水平,资金面状况仍不乐观。至于未来的货币政策,张晓慧建议银行正确把握好未来宏观政策:“未来经济中的问题,已不能寄希望于扩张政策解决,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变,既不会宽松,也不会收紧,并着重围绕"稳定政策、优化结构、提升服务、防范风险、深化改革"五个方面展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