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黄新文:城镇化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充分就业(3)

      推动城镇化进步要大力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发挥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现在,全国城市发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同质化发展,或者说同质化竞争。有资料显示,不少县城、县级市提出打造总部经济城市,这是很不理智的发展模式。因为县城、县级市往往会处于城镇体系结构的低端,城市辐射力有限,打造总部经济是在是勉为其难。笔者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时曾看到不少小城市和城镇总体规划文本,发现一个本来就具有很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基础的城市,而却要打造自身没有任何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一个本来具有当地农产品特色加工优势的县城却要把电子装配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一个煤炭采掘业聚集的工业镇并未在煤炭产业链的延长上下功夫,却要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和电子产业。等等。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城镇化发展,就是要以比较优势凸显区域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获得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整体社会效率损失和自身效率损失。

      把握优势,发展比较优势产业。近年来,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虽然争论不少,但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城市发展原动力的认识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城市发展实践表明,任何缺少二、三产业充分发展的城市都将注定是缺乏竞争力的城市。缺少产业发展的城市如同无源之水,自然难以聚集人口、资本、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难以形成现代城市生产力。推动城镇化持续进步,就是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环节不放,根据当地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区位特点、城市规模等,确立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合理的政府调控职能,推动比较优势产业在城市中的发展。只有做强、做大、做长区域优势产业,城市就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产业就会获得丰厚的收益,城市就会有充裕的就业岗位,人们就会得到更多、更高的收入,城市吸纳人口和财富的能力将不言而喻。因此,城镇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就业和收入,而创造就业和提高城市就业收入的关键点则在于比较优势产业在城市中的充分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还需加快户籍改革步伐

      诚然,就业和收入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而产业发展则是就业和收入的支撑条件,但户籍改革措施仍然不可或缺。在中国普通人眼里,仅仅在城里有工作和收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人,还要有一本政府颁发的城市户籍官文才算地地道道的城市人。

      应该承认,农民为中国城镇化付出了最为艰辛的劳动,如果说他们是中国城镇化的脊梁并不为过。因为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起广厦万间;是他们装配了数以亿计的笔记本电脑;是他们建设了的宽阔城市道路和公园;是他们年复一年地清理着城市的垃圾,甘当城市的美容师……但客观现实是大量的农民工无法跟随浩浩荡荡的城镇化潮流有效融入城市,成为有城市户籍的城里人。因为城市户口附带了太多的福利: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就业、住房、医疗等保障。

      为扫除户籍制度障碍,拆除户籍政策藩篱,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党和政府近年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2012)》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特别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称,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这个报告将是我国城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和政策,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作用尚不可估量。

      纵观国际国内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我们应该走出一条城镇化发展的坚实之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运用政府调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做强比较优势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实现城市充分就业,彻底打破户籍藩篱,使人们安稳的走进他们向往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川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