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要保持当前地位 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欧洲
不久前,德国各个政党的重要人物纷纷发表了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欧洲一体化未来的观点。其中,联邦财政部长朔伊布勒(基民盟)的表述走得最远;他曾表示支持建立真正的政治联盟。这样的政治联盟势必触及德国《基本法》第20条联邦制国家原则等不可变更的宪法内核,按照《基本法》第146条,就必须通过全民公决制定新的宪法。
但是,德国各个政党在欧洲一体化到底应该往何处去以及应该走多远的问题上并没有统一立场。尤其是基社盟表现出的态度更多的是希望利用全民公决来为阻止进一步让渡主权到欧盟层面。换言之,在某些人看来,全民公决是通往“更多欧洲”的民主之途,而另有一些人却恰恰希望通过全民公决来阻止进一步让渡主权到欧盟。这与英国表示要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是同样的逻辑。无论如何,鉴于德国执政联盟内部以及各党之间的分歧,默克尔总理也承认,目前讨论在德国通过全民公决来就欧盟将来应具有怎样的权限做出决定还为时尚早。
目前,在德国民众中,反对把预算决定权和预算监督权上交欧盟的人占了多数。随着欧债危机发酵时间的延长以及德国救助规模的扩大,民众的反对意见还会进一步增加。德国不少政界和经济界精英也公开发表了德国的承受力已经到达极限的言论。德国慕尼黑伊福研究所甚至已经测算好德国目前担保的金额可能会给德国带来怎样大的损失,其结论是:若欧元崩溃,德国最多要支付7710亿欧元。其他国家看到的是德国“这边风光独好”,而德国人看到的则是德国社会存在的诸多隐忧,一个国内热议的话题就是老年贫困。
虽然欧洲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的立场,但是德国从两德统一以来日益以本国利益、内政需要为导向,不愿再为欧洲的团结慷慨解囊,这令那些习惯于德国买单的其他成员国很不适应,更何况其他成员国普遍认为德国从欧洲一体化中获益最多。默克尔被某些媒体戏称为“Medame Non”(一直说“不”的女士),因为她把每项救助措施都与苛刻的条件挂钩。总之,如今在德国,无论是政治精英,还是民众,其对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共识也不再是既定的、无条件的,这无疑给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带来了诸多变数。
在此,人们也可以看到德国“正常化”的悖论:当两德没有统一的时候,德国的“不正常”状态换来了欧洲一体化的“正常”发展;但是,当两德统一后,德国想要像正常国家那样追逐自身利益时,就正如欧债危机所显示的那样,在其他成员国引发了猜忌乃至愤恨,而且马上又重现历史遐想。显然,基于德国的经济实力和历史责任,德国不能轻言只做一个正常国家。但与此同时,德国不能单独领导,而是应与法国合作,虽然伴随着法国经济的衰弱,法德轴心的重心已经倒向德国这一边,但是“政治和军事强而经济弱”的法国与“经济强而政治和军事弱”的德国之间的“不对称的对称”格局(斯坦利•霍夫曼语)并未被打破。结合德国在欧债危机应对中迄今的独断表现,德国前联邦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曾谆谆告诫说:“欧盟也或许会因德国人而失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他表示:“无论如何,我们德国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成为欧盟这一伟大工程停滞、失效或崩塌的原因。全世界都在等待欧洲终于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其中,包括德国人与法国人以及其他邻国合作的坚定意志”。德国对于欧洲而言或许太大,但对于世界而言又却太小。因此,德国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