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在大学三年级时,这样规划人生的50年蓝图:“30岁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40岁以前,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50岁之前,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而现在,他豪言:过去30年,我说过的话都实现了,未来也是。
“工作就是一直思考,直到你觉得自己的大脑快要裂开为止。”
软银集团极其著名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孙正义对此不仅加以宣扬,并始终身体力行。
而伴随着阿里巴巴于9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钟声的响起,孙正义及软银的财富增值“也快要裂开了”。 14年前,孙正义的软银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身上投下了2000万美元,如今,根据估算这笔股份估值约580亿美元。由此,这位身高仅1米5左右的韩裔日本人,有望成为新的日本首富。
“孙正义是个大智若愚的人,几乎没一句多余的话,仿佛武侠中的人物:一、决断迅速,二、想做大事,三、能按自己想法做事。”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如是评价这位被称为“互联网大帝”的小个子和他的事业生涯的贵人。
虽然攀爬至一个顶峰,但孙正义的思考和工作不会停止。他与软银团队在继续按照4年前规划的“新30年蓝图”前进——“公司将成为被全世界人所需要的提供科技和服务的企业。”
为实现这个目的,软银将促进和其他公司的资本合作,将集团企业从现有的约800家增加到5000家,“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力争与更广泛领域的企业合作。长期目标是在30年后将市值从目前的约2.7万亿日元增加到200万亿日元,进入全球前十。
孙正义上一次描述他的人生理想是30余年前。大学三年级时,孙正义这样规划他的人生50年蓝图——“30岁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40岁以前,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50岁之前,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30余年前的那份“人生50年蓝图”中,还包括两个部分:60岁之前,事业成功;70岁之前,把事业交给下一任接班人。
在孙正义看来,目前的软银尚不算事业成功,200万亿日元才是事业的巅峰。人才培养计划也在同时展开,于2010年7月成立的“软银大学”,学生人数为300人,其中30人来自集团外。孙说:这个学校不是培养员工的场所,而是要培养我的接班人。
求学即创业
孙正义的开拓精神、决心在他的早年就显露无遗。
1957年8月11日,孙正义出生于日本佐贺县鸟栖市。孙家祖先原来从中国迁移到韩国,到孙正义祖父一代,又从韩国的大邱迁徙至日本九州。
童年的某一天,孙正义兴高采烈地从幼稚园往家走。有日本小孩跟在身后喊:“讨厌,朝鲜人!”从那一天起,孙正义就意识到,作为一个朝鲜移民,他不能在这片土地上获得认同。
只有离开这片土地,功成名就再回来,才能获得认同的“通行证”。
16岁的时候,他只身去美国读高中。19岁时他发明了有声电子翻译机。当时还是夏普中央研究所所长、被誉为“日本电子产业之父”的佐佐木正,看中了这项发明,向孙支付了4000万日元的专利合同资金,让他进一步开发德语版、法语版的翻译软件。
合同金额总计达1亿日元,按照汇率折算,这是一份价值“100万美元的合约”。孙正义收获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
回忆当时的场景,年过花甲的佐佐木正发现:
孙正义外表虽然青涩,但内心意志坚强,具备同龄人所没有的、扎扎实实的思考能力。
“他之前去别的公司推销失败,所以刚到我这边的时候还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但是开始介绍试验机的时候,他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他有自己的信念,我知道,他并不是为了钱才来的。”
佐佐木正认为,这样的年轻人世所罕见,必须大力栽培。青年时期“心怀梦想是开发新产品的第一步”,佐佐木正对此深信不疑,而孙正义就是这样的有志青年。
于此同时,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于1980年获得学士学位。如同他的高中生涯一样,在学习同时保持着创业的激情,成立了一家名为Unison World的调研公司并当年以200万美元出售给合伙人。
回顾他的求学时代,孙正义的狼性就如同手术刀般目标精准,干脆彻底。创造了3周完成高中教育、不到两年念完圣名学院课程的记录;作为伯克利的毕业生毕业多年并没有毕业证,原因是他为了回日本等不到毕业典礼的举行。
他说:“我是去念大学而不是去大学领毕业证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