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图对不同区域的人群做创业潜力分析,按照预期,我们认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网民中,有潜在创业想法的人群比例应该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但经过反复验证我们不得不面对上图中所呈现的事实——
中小城市乃至县乡的创业潜力和热情,比大城市更高。
解读:我们所有细分调查,是用不同区域的人群做组内单独占比计算,以此来排除样本分布不均可能导致的误差。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城市在创业潜力上输给了中小城市?
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1.由于此次调查中的创业不局限于科技和互联网领域,中小城市的创业者对于传统行业更为熟稔,由于竞争并不激烈,创业的成功可能性更高;2.大城市的工作者有更多机会通过公司内部提拔或跳槽来改善待遇和生活质量,而中小城市的人们相对缺乏这样的机会——创业也许是改变生存状态的唯一选择;3.随着网络普及,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人群在信息获取上的巨大鸿沟已经填平,小城市的年轻人同样可以学习网络中的创业案例和经验,来改造自己的家乡。改变世界还是赚钱养家?所有人的答案都很一致
这也是一组有些出乎意料的数据。我们原本认为,创业是一件很“理想化”的事情,但真实的数据告诉我们,不论是大城市的创业者,还是中小城市的年轻人,“赚钱养家”都是创业源动力的第一位,而且遥遥领先。
唯一的差异是,大城市的潜在创业者和中小城市比起来,理想方面的影响会“略多”一些(28.9% VS26.2%)。
解读:虽然出乎意料,但这组数据说明了,中国潜在创业者已经告别了只要理想不要面包的躁动时代,真正从改变生活状态的实际出发。这种变化可能会让中国未来的创业生态更加趋于理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