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传奇
事实上,在众多的企业家中,董明珠肯定不是最强硬的那一个,之所以给外界留下这样的印象,与她自身安静的性格倒是有一些关系。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安静,所以当她强硬起来的时候,性格也显得格外鲜明。
“我很好啊,我没有遇到过困难。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只要这件事是我该做的,我就会去做。”这些话的确不像是从一位已到耳顺之年的女性口中说出来的。
大多数人,对于这位霸道女总裁的奋斗历程都会惊叹不已。某种程度上,当你读懂了她的过去,才能更好理解她的现在与未来。
20世纪80年代之前,她的人生都还平淡无奇。1984年,她的丈夫在儿子尚且2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董明珠的人生从此开始转折。
1990年,36岁的董明珠孤身一人南下打工,从此与当时还被称作是“海利”的格力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一名基层业务员。“海利”在那个时候,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是依靠空调组装赖以存活,年产能不到2万台。
在那个年代,人们初步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各方面都开始有了更多追求。进入格力之后,董明珠也开始像一颗“明珠”一样大放异彩。
起初不知营销究竟为何物的她凭着自己的坚持不懈,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营销纪录,正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只要这件事是我该做的,我就会去做”,逐渐成为了格力的顶梁柱。
此后的二十余年,董明珠一心扑在格力的经营上面,她对格力几乎是倾其所有,包括自己的家庭,带领着格力从不知名的空调小厂做到如今的国际知名空调制造商,在格力内部几乎成为了神一样的存在。
这也是她的另一个关键词:传奇。
战士怒了
一般来说,传奇的人物身上,总带有一股安静独特的特质。董明珠也是如此。尽管在工作中态度强硬、不留情面,但在跟人聊天的时候,安静淡然的气质尤为明显。一问一答,不多言语。但在最近,董明珠似乎有些变了,也许是以往的安静淡然和低调苦干换来的并不是预期的肯定和赞美,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有争议的风口浪尖。
她不断挑起空调业的喧嚣战斗,不断在公开场合炮轰他人,“90年代连个能效等级都没有你敢讲变频”。董小姐有些怒。
不过她自己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还是很安静的,没什么变化”,她觉得,“在工作中处理事情的时候自然不一样,就像打仗一样,任何安静的人在前线打仗的时候都不会安静,而是一定会向前冲的。”
既然说了,那么索性就说个痛快。
有媒体问董小姐对格力的未来有什么打算?董小姐回答:“很简单,全球70亿人只能用格力空调。格力从家用空调到中央空调、家用中央、单体分体都可能不要电费,你不买我空调你不是有病吗?”
女战士董明珠,拿出来一如既往的战斗姿态。
即使在国家机枢中南海,董小姐也是一样的犀利直接。
2014年7月中旬,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经济形势座谈会,第5次在中南海约见企业家。在这次座谈会上,董明珠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侃侃而谈:
“我们的情况比较乐观,很多人觉得经济形势不好,但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觉得非常好!”
“我认为制造业没有问题,企业本来就应该在市场中竞争,如果没有能力,就应该让它自然消亡!”
“我认为现在最迫切的问题不是政府给钱,而是企业要协助政府,共同营造一个规范的经营环境。”
“总理,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
“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
五句话中有四句以感叹号结尾,颇为彰显董明珠的鲜明个性。她并没有因为身在中南海就改变了自己的表达方式。
当霸气与温柔、强势与淡然相依共存之时,这种不容任何人左右的坚持,也许是她成功的最好诠释。或者我们无法将这种成功等同于制造业的转型成功,亦无法将这种成功当作格力称霸电器王国的证明,然而其路径转变有迹可循。奋斗不息的董小姐,作为商界明珠所释放的光彩,无愧于这个时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