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匿名用户:
1. 去年号称融资1000万人民币,其实小几百万人民币,然后对外界模糊说“千万美元”,此事极为可笑。
2. 今年又融资,通过一些不可表达的关系(跟某回答的红色资本相关),拿了阿里巴巴号称千万美元,其实小几百万美元,然后对媒体号称数千万美元,通过吹牛完成了自己的资本梦。
3. 一直号称数千万用户,和他们做过流量互换的就知道,超表的数据低的可怜,也就刚刚百万级,而且活跃度低的吓人,一个学校一个活人都没有。你们注册下产品就知道了。
4. 大学改成了武大,可惜自己确实没什么文化,当时也就混上了三本。为自己的出身感到可耻并修改的人,也是自卑到不行。
5. 团队内部有能力的人都走了,现在都是一些没技术没能力的脑残粉和奴才。
6. 赶紧卖掉公司套现,是余佳文多次在朋友圈里表达的态度,但是有没有人买单,不是上节目吹牛能吹出来的。
不过因为阿里上市,这位技校文化的三本同学,也真正的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数十万美元。不过我估计,过几天在他的嘴里,他一定会“通过对股市的运筹帷幄赚到了数千万美元的第一桶金”。
好吧,其实我是内部员工。最高的一个月,超表的运营收入是5.5k(公司收入,不是我个人收入),自己公司的同事,你们摸着良心说是不是这样,你们最清楚吧?按这个速度,需要干18000个月,1500多年。
期待这一个亿赶紧发到我们手上!!!(不过我这个月初已经提离职了~)
--------
某匿名用户二
匿名回答下这个问题,曾经近距离接触过余佳文,因为在去年,我们曾经考虑过是否投资这个领域,细节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说一下这个团队存在的问题:
1、太草根了,我本人没有学历歧视,但太草根的团队做大学市场是存在先天缺陷的,这个团队有非常多不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自考,成教或者什么),我们也问过这个团队一些问题,比如怎么做北京上海的高校市场,结论是没有的,另外他们对北京上海高校市场的理解存在很多想当然的成分,也包括对自己在上海高校的使用率的夸大(复旦,交大,同济)
2、缺乏创意,90后创业者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来自于他们对同龄人的理解,以及脑子里不断丢出的新花样,奇怪点子,超课这个团队恰恰相反,他们最信奉的是成功学,关系学。在校园推广中更强调上层关系的作用,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在几次交谈中,每每遇到挑战时,余会脱口而出周鸿祎或者雷军的语录,成功经历,生活小“智慧”来回应我们
3、传销式结构,超课也好,金山也好,课程格子也好,还是更早的校内,5Q,都有校园大使的存在,但大使更多还是一种义务或者参与感的需要,虽然后来多蜕变成一种兼职身份,也有通过计算人头来算业绩的,但这么强调积累下线,并让下线再去发展下线的组织结构我是第一次见到,所以前面有回答说超课做假数据,我不确定,但确实不排除在这个体制下,会出现一种放卫星式的增长,这也是导致我们无法信任其数据的主要原因
综上,我们没办法看到这个团队的专业度,也不能相信这个团队会把超课从一个课程表工具变成大学生的社交平台,所以谈话终止了。另外关于他的营收利润,我觉得可以忽略。
至于这两天上面传播的视频我也看到了,电视里的余佳文和我们当初见到的他像换了个人,打扮新潮了不少,包括视频中闪现的个性和公司场景,包括场下观众听到超课时候的激动情绪,都让我挺意外的,如果这不是一场PR的话,那祝贺这个团队进步了
回过头看看余佳文火爆的演讲,公司破产投资人撤资,自己查出淋巴癌,然后打动了员工不拿工资陪着他没日没夜的干(活雷锋都去你们公司了?),然后业绩翻了几倍,然后查出来是误诊癌症。这种三俗电视剧的剧情……
好了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就八到这里了,总结一下,90后财务自由ceo和他的牛逼产品。
产品数据造假
融资数目造假
没有一个亿利润,只有一个亿精子
催牛逼
催牛逼
催牛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