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更重视年轻一代的用户。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先90后再80后,然后再70后,按这个次序来。我们这代人都用MSN,可是过了五年,全变QQ,现在 MSN也没有了。移动互联网大部分用户群体是90后。从这一点看,阿姨帮做得很好。他们不做包月的保姆,包月的保姆都是高大上的人要的,但是90后的小孩,一帮IT男,家里确实太脏了,自己又太懒不愿意打扫,算了,这一小时请个阿姨给我打扫吧。这帮小孩是今儿想起来,今儿突然有空,赶紧约,马上来。阿姨帮就是针对这种临时约、临时到的人群切入,市场就起来了。而相反的,单独在做包月的反而是没有成功的。
我刚才讲的三个点是我从2009年开始做O2O血和泪的教训,都是交学费交出来的。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就是希望大家在创业的时候尽量能少走这些弯路。
还有一点,也是一个硅谷特别牛的人讲的一句话,跟我的观点是很一致的:互联网的核心是去中介化,把信息做得更透明。O2O的平台要想真正成功,从开始就不要指望在上面能挣到钱。滴滴打车实际上不挣钱,还贴钱;阿姨帮还不错,没贴钱,但也是不挣钱的;河狸家美甲也是不挣钱的。平台不收钱道理很简单,阿姨一小时挣10块钱,平台收5毛钱她都不干。最后的结果,你的平台要挣那5毛钱,一定有另外一个人出来说我就挣1毛,出了第三个人,说我一分钱不要。所以你想从她这挣钱,特别难。
但是在哪里能挣钱呢,一定不是在流通和信息匹配的环节,而是在你能够产生价值的环节。我觉得阿姨帮很聪明,它后面想做什么?想做集中式干洗店。干洗店那么多,机器又空闲,把它做成工厂。这样能把干洗店革命化,给它提高效率,如果它真的给用户产生价值,那就有可能挣到钱。核心就是要产生价值,还要产生得足够快,持续的时间足够长。
我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可能很容易理解。苹果的理念就是体验,手机就是应该有互联网的用户体验。要想实现这个理念,就要把它赋予一个传统的硬件,这样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物件上,就是苹果手机。所以大家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小米要做手机,因为它不做手机,Miui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这实际上是说O2O的另外一个方面:要把你的服务品质、服务品牌和服务理念硬件化,硬件化了以后,你就可以实现它的价值。平台上要实现利润,你必须有一些附加价值,就是雕爷讲的“羊毛出在猪身上”。实际上核心就是给用户产生价值的服务,嫁接在你们这个巨大流量的平台上,从而来实现价值。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想想你的公司在做什么?单产品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以前大家都不会做DVD机,这是1997年、1998年的事,万利达、新科都没有任何资本。当时出了很多盗版的VCD碟片,电视台节目不好看,大家都喜欢看碟片,所以当时你只要能以1000块的成本把VCD机攒出来,就能卖4000块,而且那时候也没什么大公司,就是一个大卡车开到家属大院里面去卖,一会儿就卖光了。他们基本上一个月能赚一轮,就是买零件攒起来,一个月赚一轮。最早的万利达、新科的财富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那个时候叫产品经济,但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实际上做的是研发,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就像一个“机器”包含了你、你的员工、你的几个副手,还有一堆软件。“机器”的目的是什么呢?比方说阿姨帮,就是能够不断让这些阿姨打扫卫生,打扫得越来越干净。阿姨帮的创始人是一个工程师,一个技术人员,他经常跟阿姨去打扫卫生,很多细节都是他研究出来的。他研究拿什么样的小刀能把这地板剐得更干净,拿什么样的钢丝球能刷碗的时候刷得很干净,又不把弄碗坏了。创始人要有这么一个机制:人+技术+平台,能够使你的服务不断提高、不断成功,所以创业根本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当你的“机器”不断创造优秀服务,效率比别人高,就一定能赢。
在这个“机器”里,创始人要起很大的作用,一般都占到50%以上。这一点,我们也要佩服乔布斯,当他离去的时候,苹果这个“机器”还是效益很高的。而微软,比尔盖茨当CEO的时候,战无不胜,没有公司能打过他。为什么最后微软打不过Google?其实是比尔盖茨发现:解决电脑的问题对于人类没那么重要,解决一些贫困问题更重要。所以,盖茨去做慈善,微软就不行了。在微软的“机器”里,比尔盖茨占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创始人们,你们要加油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