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模型
工人正在组装水下机器人
既可进行桥梁、大坝、水库、码头的安全生产勘测,又可对环保、核电、海洋石油等进行监测、取样,甚至还可以助力水下救援、海关缉私等,在现代经济、科研等工作中,水下机器人愈发重要。
昨日,海都记者获悉,凭着政策、招商环境等优良条件,滨海新城也吸引来水下机器人“落户”。
个头小 但装有摄像头等
该水下机器人由福建海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昨日,在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8号研发楼,记者见到技术人员正在组装一个类似鱼雷的“玩具”,它长40多厘米,宽和高各20多厘米,装有照明灯、摄像头、螺旋推进器、感应器等设备。
“这不是简单的玩具,而是一台小型水下机器人。别看它个头小,作用可不小。”福建海图智能科技负责人苏芃告诉海都记者,水下机器人可替代人工,至水下300米的地方进行作业、探测等,而因易于携带,使用方便,一到两个人就能野外操作。
苏芃介绍,他们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可对桥梁、大坝、水库、码头等水下工程进行安全生产勘察记录;对环保、核电、海洋石油、水下涵洞管道等进行监测、取样;为水下救援、海关缉私(船底拖带)、刑侦取证提供水下图像服务;为动物保护、渔业保护、水产养殖、海洋科考等提供装备平台。此外,在军事方面也有应用价值。
水下机器人也可进行海洋及水下摄影摄像360度VR拍摄,溶洞探险、海洋珊瑚礁潜水、水下沉船考古的视频直播,钓鱼、游泳、帆船等赛事的水下直播拍摄,甚至是海洋教育、科普、大众娱乐的水下影像拍摄。
水下机器人将大展拳脚
据介绍,目前,国内外的水下机器人开发领域,主要集中在可潜到水下3000米以上特别是6000米以上的大型产品,但数量少、价格高,动辄几千万、上亿元。而海洋经济活动多集中在水下300米左右的大陆架海域,这个区域正是海洋装备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却因技术门槛高,鲜有人问津。
2015年初,苏芃带领一个课题组开始研究,他们与国内多所高校合作,自主开发了“海棠”和“大鱼”两款能在水下300米工作的小型化水下机器人,填补国内10公斤级、海洋水下300米工作的水下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苏芃说,福州“五区叠加”的政策高地,为创业提供了难得的良机,而滨海新城濒临台湾海峡,是水下机器人的一处绝佳实验场地,“落户滨海新城,希望能借此引领福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引领智能机器人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