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泉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以“数控一代”试点示范、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激发“产学研用”结合体制机制本身的创新,致力解决人才技术、创新要素积累不足历史问题,努力探索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泉州路子。
实施“平台+项目+人才”计划。泉州是制造业大市,创业基因积淀深厚,技术成果和人才大有用武之地。着眼解决技术成果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广“公办专营、民办公助、企办补贴”模式,动员市内外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人才携手创办新型科研机构,整合建设10个以上“国字号”创新大平台,支持县域建设100家公共技术中心、实验室,第一时间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转化。目前,全市建成国家数控分中心等33个高端平台,集聚1000多位专家、30多位院士,推动大量技术成果“接地气”;晋华集成电路依托台湾研发中心,招聘美日韩、台湾等地技术骨干100多名;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来泉考察”、“海智”专家泉州行、海外博士海西行等活动,借助“中关村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以“团队+项目”“星期天工程师”形式,组织专家到千家企业提供研发、咨询服务,实现企业创新转型与人才施展才华互动双赢。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建成众创空间59个、聚集创客5000多名,各县域正规划建设1至2个产业定位明确、政务服务高效、达到3A级以上景区标准的产业社区、特色小镇,积极探索产城融合新样板。
用心营造拴心留人“大环境”。按照“条”与“块”结合、“普惠”与“优待”结合,鼓励各地做大做强人才项目、活动品牌,打造精准、动态、区别化的政策包;针对高端项目、研发平台、技术攻关等需求,探索量身定做、“一卡通”、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服务措施;推出限价房、人才公寓、国际小区、超市民待遇、补助奖励等,让各类人才安家安心;发挥政府资金乘数效应,减少直接补助补贴,逐步转向为各类创新主体增信、分险,将市本级产业、科技、教育专项经费的20%纳入市人才专项资金统筹安排。
强化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崇尚技能的劳动价值观,推动本地19所高校与450家亿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职业院校联盟,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等,推广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引导校企共建职教集团、实习基地,实现招商与招生、投产与就业同步。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创新是“放”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在研发自主权、经费预算、兼职兼薪等方面采取更务实灵活的措施,探索项目单独核算、股权激励等,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同时,完善服务,尽力帮助科研人员,让他们腾出手脚专心搞科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