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陈琪的创业之路

        你或许还不知道什么是蘑菇街,但对于IPHONE手机、安卓手机的用户来说,可一定不会陌生,它是众多手机软件中的一个。

        如今蘑菇街的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300万,而且以每个月增加近100万的速度在增长。两轮融资过后,风投已经注入近2000万美金。

        每天有120万人左右的访问量,5000万的浏览量。这是什么概念呢?据说杭州最火爆的论坛,日浏览量也仅仅在1000万以内。

        2010年2月创业到如今,这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将公司做到上亿美金的估值,却是一位80后网商,他叫陈琪。

        玩票性质的网站居然慢慢做大了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

        大学毕业后,陈琪有一段在“淘宝”公司上班的日子,而且长达六年。

        “毕业那年,我的不少同学都选择了微软、IBM这样的大公司。当时,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阿里巴巴,最后被安排在了淘宝。”

        2008年,有一个事件必定是很多人共同的记忆,那就是汶川地震。

        那一年的大地震,很多企业都出来捐款,娃哈哈、伊利、王老吉等等。“那个时候,我老婆每天关注新闻,她跟我讨论,这么多民族企业都捐了款,怎么那些更赚钱的跨国公司都不捐款?她说她要做一个讨论国货的网站,于是就有了‘琳琅国货’这个网站。”

        那么,网站技术上的事情,就落在陈琪身上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讨论永久自行车、海鸥照相机,后来慢慢地都集中在了化妆品、护肤品,变成了一个讨论国货化妆品护肤品的女性网站。”陈琪回忆。

        小两口鼓捣的这个玩票性质的网站居然慢慢做大了,一天也能达到六七万的访问人次。

        这样,夫妻俩开始想着把这个网站做一些商业化的调整。

        “从2008年开始,我就在用业余时间帮我老婆把社区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包括一键把商品分享进社区、跟踪分析社区用户成交等等功能。”陈琪说,“当时淘宝网还无法跟踪淘客的成交情况。”

        这样,陈琪通过技术手段把社区的用户资源和电商的商品资源整合起来。

        两周时间,火速创业

        有了这个想法后,创业似乎变成了一蹴而就的事情。

        从有想法,到离职,陈琪仅仅用了两个星期。2010年的2月,陈琪辞去了淘宝的工作,跟浙大的同窗好友魏一搏开始创业。

        他说:“纯粹是因为看到目前这个创业方向后非常激动,到了不马上动手就夜不能寐的程度。所以从产生想法到离开淘宝,只间隔了一两周时间。”

        创业需要启动资金,启动资金如何来?

        陈琪告诉记者,当时他和魏一博一人卖了一套房子,“我卖了一套杭州的房子,卖了100万。魏一搏卖了一套深圳的房子,卖了50万。总共150万,作为启动资金,够了。”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神情很淡定。

        创业之路就这样起步了。

        放弃千万期权,引入高手加盟

        记者好奇问他,“卖房子不是小事,难道家里人没有反对的声音吗?”

        他说:“房子倒还好,真正让家里人感到有点犹豫的,是当初离开淘宝时所放弃的淘宝期权。”作为资深的淘宝员工,陈琪拥有一笔期权,价值1000多万。

        蘑菇街目前的合伙人团队中,除联合创始人魏一博是陈琪的昔日同窗好友外,其他两位都曾经是淘宝的资深员工。蘑菇街CTO岳旭强曾经是淘宝的首席架构师,花名黄裳。2011年7月加入的李研珠则是营销领域颇有名气的“胖胡斐”。

        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白鸦,曾在转发一条有关蘑菇街的微博中说,“淘宝最好的产品经理+最强的技术专家+最牛的营销策划,他们会创造奇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凯旋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