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A股3700点深V持久战:惊喜变惊吓

      在各类机构预料,上周还是一路惊喜的A股本周变成了一路惊吓。

      与上周相比,本周沪指走得颇为跌宕起伏,本周二触及3700点之后巨震100点,周三周四延续震荡走势,随周五再度回升,但本周沪指周涨2.04%,与上周7%的涨幅相去甚远。

      A股震荡之下,上周的“傻瓜”赚钱模式变得不再适用,从本周来看,虽然每日仍有不少涨停个股,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很久未出现的跌停板本周再度出现,不少私募甚至选择清仓逃离创业板。

      不少跟风入市的投资者感到受伤,有投资者晒出账单,其于周四分别在高位买入西部建设和大北农,一万多本金刚入市就亏损1000元。

      正如春季的冷暖交替不定,俗称的三月乱穿衣的疑惑也出现在A股市场。虽然盘中每次下跌幅度较大时都会有权重板块拉升护盘,但3700点之后究竟何去何从?这场震荡究竟要延续多久,后市到底买什么?市场分歧巨大

      预期之中却又预料之外的调整:3700点附近压力山大

      本周的调整依旧是在市场预期当中,分析认为,目前市场面临三大利空压制,导致3700点附近存在上行阻力:

      其中,基金仓位创新高已高达90%,主力机构基本是满仓了,多方弹药接近用完将难再推动股指大涨。

      同时,汇丰中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跌至49.2,远低于预期和前值,创11个月新低利空股市。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创业板动态市盈率近达100倍,已变成空中阁楼,资金恐高情绪或开始蔓延。

      但牛市预期之下,机构并不想轻易言顶。大盘触底回调能够强势拉起,依然意味着资金入场意愿强烈。业内人士指出,增量资金的来源,一是散户和大户:过去几周A股新增开户数屡创新高;第二点目前被关注较少,此前有很多公募转私募,各种明星基金的私募产品成立,这些产品成立的时间点往往都是在春节和两会以后,他们成立之后,大盘已经到了高位,他们有被动和迫切入市的需要,而这些以机构为主的主流投资者非常看好市场的发展,而明星私募的存在则进一步确认了牛市的行情。

      调整蓄势:疯牛将冲至4500点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尽管近期股市震荡,但机构的观点多为乐观,后市继续冲高理由是充分的:

      消息面上,数据显示,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113.92万户,环比增57.89%,并创下2007年5月来新高;新增基金账户也达到60.09万户,创下2007年10月来新高。基本面和政策面预期逐步转暖的背景下,A股自2月9日开始的牛市第二波已进行一个多月。多项数据显示,牛市氛围刺激着国内外投资者正在“大踏步”入场,A股周开户数创下新高,该消息表明市场的参与热情在不断升温,后市可期。

      沪指几度越过3700点,但随即开始大幅度调整,可见3700点附近上方压力较为强硬,大盘在上攻的过程中受到了强行打压,但是也能明显感受到牛头虽被强行按下,但仍蛮力十足。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近期大盘接连的高位调整来讲,几度冲上3700点位都会再回落下来,可见3700点位上方的压力较为强大,在大盘多日凶猛冲击后已经有调整的需要,在冲破高位压力有所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从今日各蓝筹板块的强势来看,更权重股的纷纷发力必将拉动大盘向上冲击更高点位。从成交量上来看,在大盘休整期量也是相继减少,可见在大盘整固时积攒能量,为进一步爆发做准备

      西部证券也认为市场还存在一定上升空间,在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中,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无疑也成为激活市场人气的重要原因。“两会”过后,各领域改革方案出台预期明显增强,考虑到“博鳌论坛”的召开,以“一路一带”、“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为首的主题概念有望进一步活跃,为市场催生更多的结构型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庄婷婷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