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调整不必悲观 本周或筑底反弹

      随着沪指3400点可望而不可即,投资者的对行情的认知在短期内变得混沌纠结。盘中几度冲高至3400点上方回落,且量能尚未达到前期水平,显示20093478点高点周围阻力较大。不过,当前的市场趋势依然在存量资金驱动的有效范围内,而且由于监管层对两融的检查只为控制增速,不会引发存量规模的趋势性下降。因此,在经历短暂回落后,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忧市场的下跌整理,预计本周股指将重新修复阶段性底部,迎来反弹行情。

      短期:

      反复试探中阶段性反弹可期

      近期A股市场之所以出现如此走势,表面看是由于股价处于高位引发产业资本减持以及监管层两融检查,从而引发市场担忧。其实,笔者倒是认为,在低利率、强改革背景下,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行情的起点是利率下行,催化剂是改革加速,防护栏是稳中求进,改革转型需要资本市场繁荣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所以,本次进攻的脚步不会因为“干扰因素”而彻底停止。尤其是春节临近利多的流动性因素可能偏多,由此引发阶段性修复反弹是必然的一个途径。

      而且我们发现,上周后半周的存量资金明显具有积极做多的意愿。如1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从盘面上看,资金就迅速推升了军工、农业、计算机等科技股的炒作热度。由此可见资金对于政策风向的敏感度。接下来的“四个全面”建设有望加速,而市场持续做多的主逻辑“改革加速”也将继续被验证。总体而言,虽然市场预期的央行[微博]降准时点或延后,市场的收益风险比短期可能会有所弱化,但由于近期连续的下跌和管理层3100点关键时刻的“维稳呵护”否认种种传言来看,本周市场具备再次修复反弹的良好机会。

      中期:

      大震荡将依然延续

      上证指数上升趋势中的一次正常调整引发了不少资金的出逃,但其调整深度是不必过分担忧的。一方面,目前的市场格局出现了新的“三国鼎立”的相互牵制。在存量资金博弈下,风险偏好重新主导市场方向,市场风格正向2013年模式回归。市场预期大盘蓝筹难以产生趋势性行情、配置吸引力相对弱化,促使大批产业资本高位兑现筹码。好在仔细观察盘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市场对于公司业绩和基本面的关注度相对提升,从存量资金的防御考虑,业绩浪潮逐渐成为资金追逐的主流,这样的资金腾挪在接下来的大震荡中将不断演化。

      另一方面,大震荡也源于监管政策的态度。不到两周,监管风险逐渐升级。据外媒报道,128日多家银行接到监管层的通知,要求加强信贷资金的投向管理,严禁资金流入股市。虽然通知并未明确指明要重点检查伞形信托的配资业务,但也表明决策层对201411~12月表内外信贷资金的流向有一定的担忧。看来,监管层的措施旨在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的杠杆业务,并非打压股市。但若指数回调过于显著,融资盘抛售或将引发强制平仓交易,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在等待一个明确进攻方向之前,大震荡成为市场内外的一种必然选择。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GDP全年增长7.4%,较2013年的7.7%下降0.3个百分点,整体宏观经济依然延续缓慢出清的过程。央行重启逆回购,缓慢注入流动性。上周四,央行重启逆回购500亿元,并续做国库现金定存500亿元,一周实现货币净投放1000亿元,缓慢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所以,年前降准预期进一步削弱。1月汇丰PMI初值仍低于枯荣线,但开始回升。这些因素和举措都是中期向好的积极铺垫,而经济增长的真正压力可能在二季度来临。库存对于生产的抑制仍然非常大,目前下游行业已经进入去库存状态,这意味着未来库存压力会进一步向上传导。因此,盘面的大震荡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也就很好理解了。

      操作:

      周期股或将承担反弹重任

      正因为如此,在操作中,我们还是建议重点研究“存量资金的集体贡献力”。 截至123日,基金四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我们统计了基金持股情况,基金在四季度大幅度加仓非银、银行、房地产、钢铁、建筑,大幅减仓农林牧渔、电子、纺织服装、采掘、电气设备。基金从成长性行业调仓至周期行业已几近完成,蓝筹仓位已重。因此,周期概念仍是存量资金防守反击的首选。

      另外,年底的高送转预期也是存量资金追逐的标的。市场有明显的高送转赚钱效应,因此,次新股送股抢钱的大戏会轮番上演。

      责任编辑:王姗菲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