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茅台卷入“塑化剂门” 超标120%?(2)

      茅台紧急停牌 指出六疑点

      昨日,受上述事件影响,贵州茅台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全天停牌。

      贵州茅台昨日公告称,在台湾塑化剂事件之后,曾自送产品至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塑化剂项目,结果均合格。最新的完成检测日期为12月6日。三家检测机构的送检项目均为16种塑化剂含量,参考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911-2008”,而结果均为未检出。

      同时,茅台还指出“水晶皇”的检测报告有六个疑点,比较核心的是报告或非原件。依据是博文提到化验所的初步报告为PDF版本,但照片显示有回车的标识符,应为WORD文档。茅台称,报告在WORD软件中编辑过。此外,报告中并未显示送检样品的生产日期及批号,而且贵州茅台酒的“州”字,拼写成“洲”,产品说明与实际产品不符。

      对此,“水晶皇”昨日傍晚回应称,原打算将PDF转成WORD文档以将个人资料删掉,再上传WORD档案。“但不知道为何,上传不了WORD档。所以就只好从电脑打印出来,再用手机拍照,再上传。”对于茅台提到的其他5点质疑,其未回应。

      而对于外界质疑200毫升的53度飞天茅台售价1780元港币可能是假酒,其表示是因为加了100%的酒税。

      暂未波及销售 但白酒行情不再

      昨日,记者走访福州沃尔玛、新华都等商超发现,贵州茅台目前销售情况与平常无异。在鼓山沃尔玛酒类销售专柜,销售员表示,商场销售与往常一样,消费者买酒时并没有提出塑化剂疑虑。福州沃尔玛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茅台还在商场正常销售。此外,贵州茅台经销商——福建省糖酒副食品有限公司旗下专卖店,53度飞天销售情况也与原来一样。

      “今年白酒看样子不好卖了,高点的时候,茅台53度飞天每瓶可以卖到2150元,而现在销售价已经掉到了1500多元,市场价跌得厉害。”福州鼓楼区一烟酒专卖店负责人朱先生说,自己在2000元左右的时候回收了一些礼品酒,以为在店里放放就能轻易出手赚差价,没想到上半年消费不景气,又遇上国家抑制三公消费,茅台酒价格接连下挫。

      像这样囤酒被套的不在少数。福州市民王先生的一个朋友,年初购买了十余箱茅台,今年9月份为了回笼资金,赶紧抛售,每瓶亏近300元。

      □声音

      期待政府层面权威检测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贵州茅台堪称国酒,这样的大牌酒如果被查出塑化剂“超标”,那影响将很大,且牵涉面会比较广,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事件还不明朗。

      董金狮说,其一,最终送检的样品是否真正是贵州茅台53度飞天?其二,“水晶皇”目前是匿名,其神秘面纱后面究竟是什么身份?其三,检测机构目前也不知道是哪家,其性质如何,是否权威?

      董金狮表示,要破解上述症结,除了茅台站出来提出存疑,发声之外,最好能有政府层面的声音,通过官方发声,通过权威部门再鉴定,给消费者一个权威的结论。

      □延伸

      “水晶皇”是谁?

      根据网易财经9日的报道,对于送检茅台的动机,“水晶皇”12月5日发表博文表示与做空无关,只是“盼高管直面股东给投资者交代”。截至目前,其个人其他信息尚不得而知。然而,在与网易财经的交流中,其自曝“正在指挥散户操作”。事实上,观察“水晶皇”的过往博文,其亦曾经对茅台发表过一些吹捧性文章,但在塑化剂事件之后,这些内容被删除,而代之以连发博文质疑茅台。

      有业内分析认为,“水晶皇”的获利思路即是利用其散布的消息打压茅台股价,再聚集散户资金实现抄底,从中分成。

      “水晶皇”博文显示,其2011年7月首次买入茅台股票,持股数量为1100股。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陈川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