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期限错配埋兑付隐患
“货币是超发了,大量投放出来的资金却没有到实体经济中去,而是被放到了银行间拆借市场里逐利。”有专家分析认为。
截至2012年底,理财产品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7.1万亿元,理财产品的资产管理一般期限较长,预期对应的债务和短期特征实际上是不匹配的。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银行依然存在通过信贷扩张增加收益的冲动,而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这一做法带来的风险极大。从目前情况来看,内地商业银行仍普遍存在期限错配情况,如短期拆借长期化或拆短贷长情况。
“也就是说,理财本来也是一种揽存的手段,资金来了以后就是一个资金池,资金池要找其他的投资项目,可能是信托,也可能是短期的流动性比较好的央票、国债、银行同业拆解等定向去处,资金池是滚动循环地发行,满足不同客户时间的需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认为,一般想要收益率高的产品就需要期限长,但是客户都希望流动性好一些,收益率高,就通过滚动发行来保证产品的兑付和流动性,“一旦后面的资金补不上,就会出现兑付风险。”
有分析认为,这种拆短贷长的情况在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时,错配就会放大银行经营风险,银行应充分估计同业存款波动幅度,有效控制错配情况发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银行往往将资金放到同业拆借市场里利用长短期的利率错配来操作,甚至让资金在其中游走并获取利益,而这种操作手法在央行不出手为其兜底之后,就引爆了银行资金链供应不上,迫使银行需要在货币市场上筹集资金,也恶性循环地引发了短期拆借利率上行的压力。
名词解释
年化收益率:投资期限为一年所获的收益率。实际获得的收益计算公式为“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365”。
结构性理财产品:一种组通过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综合产品。产品结构书中表明有挂钩国际投资品,如黄金、石油、农产品等和与其相关的股票、基金的投资类型的基本属结构性理财产品。
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与“结构性理财产品”相对,产品相对单一,投资方向相对确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