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起银行员工私售股权基金事件,引发了银行业一场整顿风暴。
在银行业自我整顿的同时,投资者也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学会如何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为了让投资者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有更多的参考,记者走访了我省银行业资深人士,尽量还原银行自销的理财产品和代销的理财产品的不同之处,并让他们给出了一些理财产品购买建议。
事件回放 银行员工私售股权基金
这起私售股权基金事件发生在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私售的产品为“中鼎财富一号”。
据了解,“中鼎财富一号”成立于2011年11月25日,今年11月26日到期,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通商国银”接连成立了四只相似的有限合伙型股权基金,产品到期后全部无法按期兑付。
据悉,这四期产品历时半年,总募集额1.19亿元人民币,涉及人数有500余人,资金分别投向了河南省一家典当公司、两家汽车销售公司的股权、一家娱乐投资公司的装修。
当合同到期时,相关本息却未得兑付,众多投资者聚集到银行追讨。这起私售股权基金事件由此浮出水面。
事件跟踪 各银行全面排查代销产品风险
事件发生后不久,银监会即发布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风险,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进行抽查。
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应对照代销产品清单,对本行的销售系统进行自查。通过各种方式,对照代销产品清单,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擅自推荐或销售未经批准的第三方机构产品的现象。此外,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对本行代理销售的第三方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风险排查。
记者从在榕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正在落实银监会的要求,根据《通知》,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风险。排查的第一阶段是自查自纠,并签订“不私售银行理财产品”的承诺书,一线员工和支行签,支行和分行签订承诺书。
据了解,近期银行代销的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的销售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