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仍被质疑
尽管如此,对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而言,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和引发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仍然有待求解。经合组织资深经济学家约尔根·埃尔梅斯科夫认为:“发达经济体逐步复苏令人鼓舞,但我们还没有走上真正可持续增长的道路。我们仍然面临相当大的风险,欧元区抵御主权债务、银行和金融危机的能力仍然很脆弱,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失败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不良反应。”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目前在通胀和就业两方面仍有顾虑。美国通胀走势仍明显低于2%的目标水平。衡量通胀水平的重要参照——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和剔除食品、能源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截至7月份的12个月里,仅分别上升1.4%和1.2%。
就业方面,虽然8月份非农部门失业率略微下降,但当月新增就业岗位不及预期,前两个月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下调,反映劳动力市场活跃程度的劳动参与率降至35年来新低,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离健康状况尚有较大距离。此外,美国国会两党的预算战争或在9月份打响,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拉锯战可能卷土重来。而叙利亚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资本市场波动。
对欧洲而言,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并不意味其已彻底走出衰退,导致欧债危机的一系列“顽疾”短期内难以解决——
其一,导致欧债危机爆发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欧盟25国去年签署的“财政契约”法律约束力和可执行性不足。
其二,一些重债国的公共债务依然高企。欧盟官方预计,欧元区的公共债务率将从2011年的87.3%升至2014年的96%,创历史新高。
其三,缩小南北欧国家之间竞争力的巨大差距仍然有待于结构性改革。希腊、西班牙26%以上的失业率和接近60%的年轻人失业率意味着削减社会福利、推进改革的难度在加大。最后,与债务危机交织在一起的欧洲银行业危机短期内仍难解决,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建设步履维艰。
与美、欧不同,日本政府更加纠结的是近期是否提高消费税。根据日本国会通过的相关法律,政府提高消费税的前提是实际经济增长年率超过2%、名义经济增长年率超过3%。分析人士指出,最新GDP增长数据对提高消费税率的决定构成利好因素。毕竟日本政府债务已高达10.5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47%。
但是,日本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人士担心,消费税提高后,占日本经济总量近六成的个人消费将受抑制,负面影响或波及经济各个领域。日本政府预计将于10月上旬决定是否提高消费税率。
政策走向影响广泛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形势的变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货币和贸易政策走势,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
虽然美联储没有在9月18日的货币政策例会上按照市场预期,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QE3)货币政策规模,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同时指出,美联储仍可能从今年年底开始缩减QE规模,也未排除10月份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仍存在的美国退出QE政策的预期,加上欧洲经济呈现复苏迹象、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等因素,使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未摆脱国际收支困难、货币贬值、资本大幅流出等挑战。9月上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新兴经济体纷纷呼吁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峰会宣言也表明,消除全球不平衡的工作还远未结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今年在全球经济增量中仍将占据逾七成的比例,继续发挥全球增长引擎作用。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仍对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影响。如果发达国家推出不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危及新兴经济体,那么势必通过传导,影响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需要靠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双引擎”共同发挥拉动作用。该研究所专家黄薇说,现在有些西方人士鼓吹新兴经济体崩溃,“如果真发生这样的情况,发达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是唇亡齿寒,大家本都是相互依存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