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经济似乎到了另一个“拐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趋稳回升,由此带来的政策猜想在全球引发新的担忧,尤其是对于多数新兴经济体而言,如何防止增长势头逆转成为当务之急。发达国家复苏能否迈过可持续门槛,不仅要看其结构性难题能否解决,还要看世界经济环境如何,包括新兴经济体能否持续增长。
复苏势头较为明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9月初发布的经济形势评估报告显示,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形势取得进展,但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与发达经济体增长态势“对冲”,不均衡增长导致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仍旧漫长而艰难。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呈双速增长:美国、日本和英国经济复苏力度较大,2013年增长率可达1.5%至1.7%;欧元区整体经济今年第二季度反弹,结束了历时18个月的衰退,同期欧盟经济也走出衰退。德法两国年增长率有望分别达0.7%和0.3%,意大利经济萎缩幅度将低于去年。
受楼市和个人消费回暖带动,美国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5%,高于第一季度的1.1%。尤其是美国住宅楼市从去年开始触底反弹,从当年引爆金融危机的“风险源”变为经济复苏的“增长源”。
6月新房销售创下五年来新高;约占市场成交量九成的旧房销售量,7月创下2009年11月份以来新高。销售回暖带动新房开工量增加,美国房屋成交价格涨势明显,建筑业明显复苏。与此同时,美国就业形势趋好,8月份美国非农部门失业率降至四年半以来的新低7.3%。
对于欧洲经济状况的改观,欧盟官员和专家普遍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首先,欧洲央行去年9月份出台了旨在为重债大国“托底”的新“购债计划”,稳定了市场信心;其次,多个欧洲国家进行了“痛苦”的旨在削减社会福利、提高竞争力的结构性改革。
在日本,官方最新公布的物价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受到个人消费和日元贬值推动的出口增加拉动,日本经济似乎正走上正轨。7月份,日本失业率继续改善,3.8%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工矿业生产指数创下2011年6月以来最大升幅,住宅开工户数连续11个月上升。9月9日,日本将第二季度实际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上调至3.8%,远高于上月公布的2.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