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日,美国有101位两党议员联署提案,希望推动国会立法,向中国施压以加速人民币升值。此前,2010年美国参议院和2011年美国众议院都有类似提案,但都没能通过奥巴马总统。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美国部分政客(还包括一部分经济学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几乎没有停止过。只是在2007-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他们的声音才相对沉寂下来,但近年来又旧话重提,不免耐人寻味。
汇率与贸易差额 无必然联系
这些美国政客认为人民币被人为低估,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削弱了别国(他们当然主要关注的是美国)产品的竞争力。于是中国常年贸易顺差,并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而美国则相反,由于常年的贸易逆差,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债务国。甚至还有人认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美国的大量就业岗位被挤掉了,失业率上升。所以他们认为中国应该为他们的贸易失衡和失业率高企买单。
从理论上说,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点。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近30%。与此同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从2005年的1142.69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2189.1亿美元,增长了近1倍!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却不减反增呢?这是因为,首先,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弹性低,即使汇率或价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需求量的改变也有限;其次,这些年以来,中国出口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资源成本,再加上出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使得美国消费者无法抵挡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
至于美国的就业率,它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就更加遥远了。2001-2007年,美国的月平均失业率在5.2%左右,基本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8%。2008-2012年,其月均失业率大幅攀升至8.34%,其中2009年10月的失业率曾高达10%,创1983年7月份以来历史最高值。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9%。
美国处理经济问题工具箱 几乎见底
美国经济目前的困境是多方面的,而处理问题的工具箱却几乎见底。除了庞大的贸易逆差和高失业率,还有庞大的财政赤字。美国今年年初国会参众两院达成协议,使美国财政暂离“财政悬崖”。这也意味着美国的财政政策失灵。
货币政策方面,2008年底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意味着常规的短期利率政策也走到了尽头。以研究危机经济学闻名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启动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2008年10月份启动的QE1,到2010年11月份启动的QE2,再到2012年9月份的QE3,量化宽松政策已过三轮,但成效甚微。2012年美国经济虽出现温和的复苏(GDP增长2.0%),但全年失业率仍然维持在8%左右;今年1、2月份失业率分别为7.9%和7.7%(美联储认为的自然失业率大约在5%~6%)。今年1月,美国贸易逆差增至444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逆差为278亿美元,占其全部贸易逆差的一半还多。
根据美联储的申明,只要美国失业率高于6.5%,而且1至2年的预期通胀不超过2.5%,同时较长期通胀预期良好受控,美联储将不会退出QE3。长期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引来日本、欧洲多国效仿,也引来国际社会的一片指责。面对财政货币政策双重失灵,就业压力加大,国内民众不满增加,美国的政客们不得不转移注意力,老调重弹。不过,早在几年前,香港文汇报就曾经分析过美国政客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有“一箭三雕”的图谋:一是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配合美国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二是通过人民币升值稀释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减轻其债务负担;三是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崛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