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占工业产值“半壁江山”的船舶制造产业,短短十年发展成为当地第一支柱产业。市场就像大海潮起潮落。由于近几年全球市场疲软引起航运能力过剩,整个造船工业一直在低谷徘徊。记者近日走进舟山采访船舶制造产业,数家大型造船企业高管对这一产业潮起潮落般穿越峰谷的现象,犹如在大海中航船上的大副一样早已坦然自若。面对剧烈竞争的造船市场,他们在访谈中多次提起的一个感慨,却让记者深受触动并联想思忖良久:与船舶制造业先进国家相比,我们最缺的是产业工人。同样的话语,记者在刚刚结束的萧山区衙前镇化纤产业采访中,多家企业老总也有同样的感叹:民营企业与外企相比,我们缺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从传统层面说,就是在现代企业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工人。按当下来解释,有一定文化程度、技术能力,能操控先进设备,相对稳定的一线技术工人。产业工人与打工者之间确实不太好界定。打工者是产业工人的主要后备军,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早就成长为产业工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产业工人是要在大工业、大机器环境中经历一定时间熏陶才能转变成长起来的,是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技术工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老总普遍担心的缺产业工人,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
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基础上。记者这次采访的数家大型造船企业老总介绍,发达国家的船舶制造企业一个产业工人,创造的劳动生产率比我们员工普遍高出三至五倍。记者去年曾经走过的企业有上百家,大多数企业的设备都是相当先进甚至是世界一流的,但操控这些机器的主体力量尚不是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就差一大截。我们有一流的设备,却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人。这就是我们当下制造业的一个窘境。支撑我们正在升级的制造业的主体工人,还是那些每年频繁更换、长年流动的临时打工者。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没有经历大机器环境的熏陶摔打,也就不可能一下子进入产业工人的行列。不可设想,我们的制造业大国,我们的工业化最终完成,可以长期建立在临时打工者为主体的员工队伍的基础上。
系统的技术培训,是产业工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我们如此庞大的教育体系和如此重视读书的国度,竟然不能为制造大国输送足够的技术工人。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数量多的可以几千几万地争夺一个公务员位置,却在前些年把众多的培育技术工人的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转为普通高校,这样的教育改革难道不应该反省吗?我们的政府财政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具备相当雄厚实力,但我们有无像德国等发达国家那样能更慷慨地为工人急需的技术培训买单呢?我们众多民营企业已经造就无数个千万亿万富翁,请问这些企业又拿出多少利润来投入产业工人的技术培训呢?我们缺产业工人,我们更缺的是什么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