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最天使徐小平:让泡沫来的更猛烈吧(2)

      陈欧是这个时代令人兴奋的企业家

      凤凰财经:那您看中陈欧这个年轻人他身上是什么?

      徐小平:企业家精神,不服,奋斗,活力,以及征服困难的那种勇气和力量,要知道一个企业家无论大小企业家,其实都处在永恒的巨大压力之中,这个压力是各种各样的,被误解、挑战、竞争等等,所以我觉得陈欧在重重的困难和压力之中不断成长,成为这个时代的令人想起来就兴奋得企业家。

      虽然大部分项目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是徐小平做投资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11年他曾投过一家专做内衣和袜子的网站“维棉”,但转年这家网站就陷入困境进而倒闭。今年,就连他树为“青年创业楷模”的陈欧,也一度陷入“售假”的风波当中。让徐小平这位天使投资人饱受批评。

      有些企业怎么管都不会成功

      凤凰财经:现在回头看觉得这件事处理得好吗?

      徐小平:这件事回忆起来看的话,当然这个企业可以做得更好,他应该防范这个,应该重用那个,应该监督更加严酷一下,但是总的来说,聚美在成长过程当中,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以及对他们价值的创造,是值得骄傲的。

      凤凰财经:我们看到一个案例说,你在投资维棉的时候,没有给它太大的帮助,您觉得那是维棉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这样吗?

      徐小平:有些企业你给它,你不用它,它就自我成长,有些企业你怎么管,也不一定成功。在维棉这件事上,有一次我写了一句话,我说成功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成功,结果北大一位管理学教授转了我这个微博,然后把这个话反过来说,他把失败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违反了企业发展的一些基本的规律),而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绝招。我觉得如果维棉案例能够成为其他创业者借鉴的,它为什么失败,这么一副好牌打糟了,我觉得也是一种价值。

      维棉的失败在于创始人拿了99%的股份

      凤凰财经:今天再复盘来讲的话,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如果给我们总结一条经验教训的话,您会提什么建议?

      徐小平:比如说一年前我才知道,他们的股权结构不太合理,就是创始人拿的股权太多太多,事实上也可以说的一下是99%,而另外一个所谓的联合创始人1%,而那个人是负责维棉棉的这个人。我希望这个地方不要播出来,但是如果播出来的话也不是对创始人的一种责备,而是一种指导吧。因为你是万维网,创始人是负责互联网的,棉,维棉是卖棉花,那你做棉的人,起码应该30%,起码,而不是1%你知道吗。

      创业团队一定要通过股份凝聚

      凤凰财经:您觉得如果他身份是能够上升到合伙人这个级别的话,至少应该有10%20%。

      徐小平:比如以新东方为例,我跟王强多是两位数,所以在新东方现出种种危机、困境,甚至内部冲突的时候,我们想到我们是新东方的主任,这个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徐小平:创始团队比模式比资金比所有东西都重要,所以团队一定是要通过股份凝聚的。

      徐小平做投资以感性著称,被业界称为最天使的投资人。他说真格的投资哲学就是“判断人而非判断模式”。如果一个项目半小时内还没让他头脑发热,就不会得到他的青睐。2009年陈欧从斯坦福MBA毕业回国后找到徐小平,希望投他新做的游戏植入广告项目。徐小平并没有听懂陈欧的项目,但十几分钟对话后,他决定给陈欧18万美元。而兰亭集势的创始人郭去疾与徐小平加起来见面不超过5次,就拿到了徐小平给出的10万美元天使投资。

      做投资看人品比看模式重要

      凤凰财经:为什么人会比模式更重要?

      徐小平:我们看到有些人融到5000万美元,生意做得很不错,莫名其妙就没了,就跨了,为什么?其实在他们跨的同时,新的企业同样这个行业的人就怦然崛起。企业是谁做的?是人做的,当然人最重要。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吴梦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