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昨日晋江开讲经典语录
“中国产业经济将由‘投资、消费、出口’等三驾马车拉动,转而依靠四大新动力,即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和新城镇化。这是1998年以后最大的变化。
1、中国已经出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波中产阶级,他们高达2亿人,特点是“愿意为好产品买单”。
2、中国的消费世代正在“突变”:80后和90后伴随小众圈层化成为消费的新特点。未来中国将不会再有大众品牌,不会再有大众明星。
3、如果企业中高层80后只占30%以下,那这家公司是老企业无疑;50%的算正常,如果超过70%,恭喜您,您终于把世界交给了80后。
4、如果你现在还不会在线支付,那你就可以离开这个会场了。”
应晋江市政府、晋江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晋江市工业设计与时尚创意协会和晋江市国际商会的邀请,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空降晋江,并在昨天下午做了题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的专题演讲。海都记者直击现场,为您整理了这次讲课的部分精彩内容、观点。
预测:未来5年全球经济都好不了
说到产业的变革,首先要花一点时间谈宏观经济。
去年我去北京参加了李克强总理组织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有10个人参加,其中有5个经济学家,去之前我们大家还没有看到最终的数据,但大家都知道,2015的GDP是近年来最差的数据。
总理开了两个半小时的会,所有的部长都在,5个经济学家给到总理的意见,其实只有一个意见:货币必须更加的宽松。而且5个人里面有3个认为中国和全球都处在新常态,未来5年内全球经济都好不了,每个国家货币发行的容忍度更大。开完会我说不到一个月就会降息,宏观层面没有太大的办法,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资产泡沫的崛起。
中国从产业层面来看,有三个发展时间轴。1978年到1998年,以生产吃穿用消费品为主;1998年到2014年,产业发展以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为主;现今,就是四大新动力的出现。 由此而来的是,传统制造业、零售大企业和传统服务业都将迎来自己的“危机年”。
中国经济四大新动力:新实业、新消费、新城镇化、新金融
1、新实业:危机中的制造业
36年来,“中国制造”模式走到尽头,传统制造业的四大成本优势——土地、人力、税收、环境全数丧失。我们延续了36年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发生了变化:产能过剩、性能雷同、价格拼杀。今天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发生了集体危机,集中在生产模式、品牌、营销、资本、人才。
中国大企业面临的危机是系统性的、生态性的,是在生产模式、营销模式上出现了危机。你发现你的市场环境、营销环境、消费者结构、传播形态、甚至品牌本身的定义都出问题了。人才、资本战略转型,它是系统性问题,也就是说你用过去成功的方式走到今天,你会发现如果你不进行变化的话,你一定会被淘汰,过去很多经验在今天不行了。
张瑞敏与海尔危机:
“自杀重生,他杀淘汰”
海尔的张瑞敏先生,他讲过一句很绝的话:“自杀重生,他杀淘汰。”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断臂重生,还有一个壮士断腕,断一个指头都很困难。张瑞敏说要自杀才能重生。
去年,我跟总理汇报,张先生坐在我旁边,他汇报的时候我很感慨,中国制造业走到今天就靠这一代人撑起来了,68岁的人跟我讲现在要自杀重生,他甚至可以金盆洗手不干了。他跟总理汇报说,他做海尔30多年,一直认为有两个绝杀的武器,第一个,他有8.2万的产业工人,经过30年的训练,全世界最精炼的工人是山东人,纪律性很强;第二个,他在全国有万家直营和加盟的海尔连锁店,这两个是他以前大杀全国的武器,但是今天这两个差点把他干死。所以他把海尔全部打散变成小微企业,然后做渠道创新。他说,利润、人员、生产线、研发、物流、品牌、管理全部产生了危机。总理听了后很感动地说,这个就是中国大企业一代的英雄,在它末年的时候,面临一生中最大的危机,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
制造业转型:
专业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
信息化并不是传统企业把东西都拿到网上卖就叫做转型,这样是给马云交学费。转型就是互联网+,我们要用信息化产生所有成果到传统行业每一个细胞,但是好难。
过去一年半,海尔张瑞敏去了青岛的一家企业9次,这是一家做了30多年的鞋服企业。5年前老板女儿回来接班,原来是一双板鞋、一套西装做5万件去销售卖不掉就留在渠道里。他女儿说,你看一件服装我生产线出来200块,商场卖2000块,其中一半是渠道成本。5年后的今天张瑞敏为什么去9次,因为这家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转型,如果我说需要一件西装,他派一个人过来把我的尺寸量好,量完以后把我所有的数据变成一个产品扔到他的生产线上,一个礼拜以后可以为我这一个人定制这一件西装,他现在一天可以接受2000件单品。当这2000个数据扔到网上的时候,意味着他的供应链、数据计算、物配各流程全部要进行再造。所以他那个工程叫3D智能服装工厂。我说你做这个工厂和原来的工厂有什么关系,她说没一毛钱的关系,是全面新建的。这意味着他能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是打破了传统家电企业或者服装企业这些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基本逻辑,集约化逻辑就是我大规模生产标准款式来获取利润,这样的模式是的单一定制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现在大型制造业都在发生由大规模定制变成个性化定制。2015年汉诺威工业展出,最大的展台西门子,有两件展品,一件是一瓶香水,所有走过路过的人,你在电路上选一个你喜欢的瓶子,上面签一个名字,喜欢哪个香型,他可以为你一个人生产。旁边是一台大东西玛莎拉蒂,一台赛车,所有走过路过的人,你要买这个车子,你可以对它的颜色、凳子,各种各样的细节进行改造,只要不违反交通规则和汽车的基本性能,改造之后,玛莎拉蒂和西门子专门为你定制这辆汽车。
你可以想象中国的家具企业、服装企业,和全世界第四工业最领先的西门子公司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完成上面的转型。在中国做企业一定要做专业企业,一定要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你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你内部所有的流程(生产线、物流、管理、OA、财务、学习),你首先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和消费者的关系。当你做完以后你由一个大规模制造企业变成小规模企业,现在所有一线的企业都在想这个东西:信息化、小制造。
制造业升级:
面向中产阶层的性能+品牌创新
今天大家都知道这个事,信息化革命,你不转型必死无疑,但是你转过来行不行,也不行,你必须要升级。中国老板说我升什么级,中国消费者只相信四个字“价廉物美”,价廉物美意味着我高性能产品的同时又要保持低价格,这个在早期是可以的。
在今天,“价廉物美”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中产阶级在中国已经诞生了。我去年一月份写过一篇专栏,大家有没有看过马桶盖的专栏?这个是我去年做自媒体单篇点击率最高,那一天点击量161万,是所有财经自媒体的记录。其实我在日本回来的飞机上,两个小时之内写出来的。因为我带了20多个高管去日本开会,这一天半时间里面,我的同事是80后为主的,我副总裁是85年,他们疯一样的在买东西。然后他们买电饭煲,六千、一个万的电饭煲,还有买纳米吹风机,还有买保温杯,还有买菜刀,有一个同学买了12把菜刀,还有人买马桶盖,拎着马桶盖就回来了。
我发现他们买的任何一样东西最大的生产国全部在中国。为什么我们这些80后的朋友们,花我打飞机的钱跑到日本去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大家有没有用金福菜刀,广州有一个书店叫学而优,她给我发了一个微信,他说原来已经不进厨房了,用了金福菜刀之后,又对厨房产生兴趣了。我太太买了一个保温杯,我去查这个保温杯企业,这个企业做保温杯做了86年。然后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我是中国制造一定有未来,但是我们缺少很多对技术的钻研,是因为中国市场长期以来是屌丝市场,屌丝市场就是物美价廉。所以我们很多企业长期以来是为屌丝市场服务的,屌丝是存在的。
中国制造出现了两大福音:第一是转型,第二中国出现2亿人口的中产阶级,为我们的升级形成了空间。从马桶盖到保温杯到菜刀,我反思出:中国制造还差最后一公里,物美价廉的观念将被抛弃。
2、新消费:把世界交给80后
中国消费世代正经历突变。去年我看了一部电影《归来》,我觉得拍的很好,原来对张艺谋完全失望了,我专门写文章支持,结果票房1.6亿,我问90后为什么不看这个电影,他说看不懂,不知道写的什么东西,一个女的天天都举一个牌子在火车站门口是为了什么,然后说海报看不懂,这两个字不认识,90后不认识繁体字。以后做品牌的时候,千万不要用繁体字。看完《归来》之后去看《小时代3》,我被我女儿押着去的,我说丢不丢脸去看《小时代》,我看20分钟就要出来,女儿看的很起劲,我就只有玩手机,电影放完了,手机也没电了。但是票房5个多亿。
鹿晗发一条“我的膝盖好冷”的微博就有210万评论,而大部分85年以前出生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谁。可见中国的消费世代正在“突变”。 80后和90后伴随小众圈层化成为消费的新特点。这意味着,未来中国不会再有大众品牌,不会再有大众明星。如果在座企业家的企业中高层80后只占30%以下,那这是老企业无疑;50%的算正常,如果超过70%,恭喜你,你终于把世界交给了80后。
中国新中产消费的元年:
屌丝经济将被淘汰
2015年,我们做过的、最冒险的一件事,就是反屌丝和反对屌丝经济,这跟很多互联网思维的说法是相反的,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经济就是“得屌丝者得天下”。
10月份瑞信曾经发布一个数据,当今中国有成熟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是8亿人,其中6亿人是屌丝,另外2亿人中的一大半,也就是1亿以上属于中产阶级。这些人是在最近几年才渐渐成为了中国主流消费的人群。消费升级的可能性,是因为在需求端,出现了亿级中产消费阶层,2016年将是新中产消费的元年。
所以当今中国所有的商品供应者、创业者,当你开始进行商业活动的时候,你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为谁服务,整个大市场已经被瓦解掉了。现在整个中国消费人群分成两批,一批是屌丝经济,一部分是中产经济。中产经济和屌丝经济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有三条:
第一,这一波是理性消费者。
第二,他比较相信品质,他不太相信价廉物美。
第三,圈层化。
这可能是中国消费升级最大的一个福音,我觉得这是2016年我们即将看到的一个景象。
3、新金融:
网络银行+在线支付+大数据管理
如果你现在还不会在线支付,那你就可以离开这个会场了。
金融业现在的局面跟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差不多——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获批,支付互联网化,P2P崛起,客户信用的转移……未来10年内中国传统意义上商业银行模式的构成因素——次贷业务,信用卡、银联、网点等将不存在,会出现很多非常大的金融服务公司。
这轮变革中,我们所有的企业家要记住一句话,我们36年来赚的钱来自产业部分,从今往后每一个产业必须迅速证券化。未来对冲证券化变成复杂金融泡沫将变成新常态,我们竞争手段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进入更惨烈金融革命时代。
2014年7月份阿里巴巴推出一个产品阿里巴巴无抵押贷款,阿里巴巴九几年创业的,他上面有几十万家做外贸的中小企业,阿里巴巴说外贸企业要贷款,你在这个平台做1亿美元的生意,我可以贷款给你,最高可以贷到1000万,他是不需要利息、抵押。但是遭到了几大银行的反对,因为他彻底违背了传统银行的贷款逻辑,需要看资产,看你生产线,有没有土地、抵押、担保。
阿里说什么都不需要抵押,我只要你在过去十年、八年你做生意的信用记录。我想我要借钱给另外一个人,他家里有多少钱跟我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你过去借钱的时候有没有还钱,你的信用是我能不能借钱给你最重要的依据,而不是你家里有多少房子多少地,阿里为什么能做这个事儿?因为有大数据。
4、新城镇化
1999年以后,中国地区所有城市化的成就基本上体现在中国排名前7的大城市。大中城市是不动产增长的动力,未来可能会有变化,未来是城市化向城镇化的转型。城市化的建设有70个城市向2900个县转型,产业的下沉和西迁北移,公共配套的完善,人的现代化。
今天,我花两个多小时跟大家讲当今中国的现状,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没有夕阳产业,没有传统产业,有的是生生不息的创新与对旧模式的颠覆。未来所有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都将经历非常痛苦的转型和升级,我认为起码超过一半的人5年后会离开这个会场,但是留下来的人会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中国,也希望大家在这一轮转型中胜出,谢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