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报告称中国超级富豪1.7万人 过半隐匿二三线城市

      不要以为中国的富豪们都活跃在光鲜的一线城市,实际上55%的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都隐匿在二、三线城市,而这些平均资产规模达到18.2亿元人民币的超级富豪让很多人感兴趣,因为他们有着相当的购买力,不过要想与这群精明的富豪做生意并不简单,关键还得摸清他们的需求。

      “很多人对超高净值人群挺感兴趣,因为他们的经济影响力和购买能力全球最大。”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4月2日,胡润百富与中国民生银行联合发布《2014-2015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报告预测,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约1.7万人,总计资产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规模18.2亿元人民币。

      上述报告发现,这群主要以企业主为主、平均年龄51岁、个人总资产都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超级富翁,分布在一线城市的占45%,而55%都分布在二三线等低线城市;他们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浙,近六成已实现上市,行业以制造业、房地产和TMT为主,占比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中国超高净值人群,依旧不断努力让个人财富保值增值、让个人或者家族的企业发展壮大,因而有着强烈的投融资需求;在财富不断增值过程中,他们又居安思危,希望能在分散资金风险、跨境资产配置、移民、财富传承等方面获得专业的帮助。调研显示,这群中国超级富豪最迫切的十大需求,包括融资、投资、并购、海外投资、艺术品投资、大额保单、非金融医疗健康、家族传承、慈善、私人银行服务团队等需求。

      尽管已经是腰缠万贯的超级大富豪,但他们依然有“钱不够花的感觉”,上述报告显示,七成超高净值人群有融资需求,他们的融资目的中,65%为企业扩张,27%为企业并购,8%为经营周转。银行是他们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占77%。

      当然,有钱也要会“花”。报告显示,这部分超高净值人群在投资的时候,超过六成以企业名义投资,只有1/4以个人名义投资。个人投资中八成都主要为了财富增值,只有两成为了财富保值;企业投资中也有四成多是为了资产增值。投资渠道需求中,83%通过自有投资团队直接投资,仅有15%依靠第三方机构。

      他们中的3/4未来有计划开展收购并购,主要方向依次为上下游整合、扩大企业规模、多元化扩张,分别占33%、30%和21%。

      超过八成的中国超级富豪们表示,未来有海外投资需求,而目前已有半数在进行海外投资。海外投资目的以企业国际化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为主,二者分别占49%和46%。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投资风险评估和了解当地法律税收政策,二者分别占49%和47%。而银行和社交平台成为获取海外投资信息的首选渠道,二者分别占29%。

      有钱也有任性的时候,这表现在艺术品投资需求上。他们中投资珠宝玉石的最多,占45%,其次是古字画,占29%。藏友圈交流是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占55%,其次才是拍卖行和专家推荐,分别占38%和34%。最期望获得的服务是专业鉴定。

      此外,他们中有三成持有大额保单产品,主要为了财富传承,其次是分散风险和保值增值;在非金融健康医疗需求方面,将近六成表示需要固定的私人医生团队和国际医院就医通道;他们的另一重要需求是家族传承,近七成面临家族传承问题,他们关注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传承超过财富传承,企业平稳过渡和子女接班意愿是家族传承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在慈善需求方面,他们平均捐款金额占平均资产的1.6%,达到2800万。3/4期望自己管理慈善基金。开展慈善活动的渠道主要有政府机构、自行自发,其次为社交圈资源。

      当然,资金怎么管理也是富豪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因而他们也会有私人银行服务团队需求,近七成超高净值人群接触过私人银行服务,主办行选择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占比分别为57%和37%。

      抓住这些需求,你或许就能更愉快地与中国超级富豪们做生意了,谁知道明天富豪榜上有没有你的名字呢?

      责任编辑:傅心婕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