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给孩子一个活蹦乱跳的的世界 创业路上苦也乐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知识最快?这一直是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请允许我讲一个小时候的冷笑话。令一个二三年级的学生记住自己家乡的名字,也许还是一件艰难的事,小学时我语文老师曾数十次教我同学:“我的家乡是XX省XX市XX县XX乡XX村。”可我同学无论怎么就是记不住,回了家病急乱投医,就向隔壁一个爱逗孩子玩的老爷爷请教。老爷爷满口答应,而且说:“我就不信你记不住,哪个省?”老爷爷拿来个人参,问道,我同学不假思索就答:“人参”接着老爷爷又拿来西红柿,电线,蚊香,红皮葱,一一问道,我同学都是见物就答,过目不忘。到了学校,老师再次问他,这下他站起来想都没想“我的家乡是人参西红柿电线蚊香红皮葱。”他的回答引来了我们的哄堂大笑。但我想为什么老师教了数十遍教不会的东西,老爷爷只教了一遍我同学就难以忘怀呢?

      形象,这其实就是答案,今天我要讲的创业人物就是这么一位帮助孩子用形象记忆,高科技陪孩子玩的赵良华。

      赵良华是一家高新科技企业的CEO,平时忙碌的他,年后他终于有时间待在家里陪孩子了,四岁的女儿请了一些小朋友来家里,拿着自己最喜欢的《看!恐龙》要爸爸给她讲故事。赵良华给孩子们读完一段故事后,拿过一台iPad,打开摄像头对准书页,书上的图案顿时都变成活灵活现的3D形象站了起来。屏幕上面流水潺潺、树枝摇曳,几只栩栩如生的恐龙正在水岸边悠闲地进食,引得孩子们惊呼不已。点击屏幕,恐龙们开始晃着尾巴摇摇摆摆地跑起来,或争斗、或嬉戏……可爱的造型和呆萌的动作让孩子们乐不可支,他们一边开心地笑,一边学着动画里的恐龙说“dinosaur!”。

      这本神奇而又有趣的3D故事书,正是他和他的团队历时多年自主研发的“AR学校”系列儿童教育产品之一。所谓AR技术,其实就是增强现实,简单地说,就是将立体动感的虚拟形象实时叠加到真实的场景之上,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显示出来,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作为中国增强现实技术的先行者之一,赵良华在这条路上已经摸索了10年。2004年,赵良华参加了浙江大学的图形图像学会议,第一次接触到了AR技术,立刻就被这种技术的多变与包容所深深吸引。回家之后,他就开始关注并学习AR技术。2012年,由于公司在AR增强现实领域的突出表现,顺利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

      每个人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始终坚持的却没几个。大学毕业后,赵良华就想找一个自由的天空,为梦想而战。2003年10月,赵良华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新锐天地,主要从事新媒体研发。成立之初,全公司只有4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不知道明天睡醒在哪里”的阶段。一辆二手面包车、朋友茶馆的一角,就是公司的全部。他白天出去讲课,晚上回来研究技术、做项目,每天只能睡三五个小时,然后用讲课挣来的钱给员工开工资。经过十年的时间,新锐天地已经成为拥有2200平方米办公场所和120人的专业团队。赵良华荣升为父亲,女儿的降生,让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儿童教育,他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做些事。赵良华说,“小孩子活得太累,繁重的课业负担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都消磨没了,我想要做的是能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产品。学习的目的不在于模仿,不在于考试,而在于创造。”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在AR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斐然的成果,并且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团队作为坚实的后盾。

      于是,赵良华带领团队,开始了像儿童早教新领域的探索。转型,无异于再次创业。37岁的赵良华又回到了公司刚成立时的那种状态,白天在公司处理各种事务,晚上回家研究产品创意、汲取最新信息,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说实话,挺辛苦的!”他一边说,一边看着正在玩耍的女儿,微笑着说,“但是我乐在其中。”顿了顿,他又说:“为孩子们研发寓教于乐的高科技儿童产品,再累也觉得幸福!”2014年中旬,赵良华的团队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成功吸引了1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这让他更有信心和干劲把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

      筑梦空间,新锐天地,赵良华产品的成功研发上市,给孩子们成长带来了又一个福音,再也不用在枯燥的教科书中汲取知识了,让我们的教材动起来,赵良华的成功再次证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想要创业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只要你有想法,那么你就有办法。

      责任编辑:傅心婕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