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在福州谈“乡村变革”:年轻人回村创业

      “大众创业是一种创新。”15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如是说。16日上午,“海峡两岸终身学习大讲堂”在福建省委党校举行,发起“免费午餐”的媒体人、著名公益人士邓飞作“柔软改变中国”的主题演讲,提到李克强总理的“大众创业”和“大众创新”是潮流所趋,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广阔的农村有创业前途,未来20年是一个新的机遇。

      推行“免费午餐”后,他希望进一步“让爸爸回家”

      因为看到贵州乡村的孩子用塑料袋装冷菜当午餐,他起了恻隐之心。如果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运气不好”出生在当地怎么办?邓飞说,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写一百篇报道也解决不了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农村起了很大的变化,有些问题也到了要重视和解决的时候了。作为媒体人,他以“不忍”和“不抱怨”的态度,“专注一个点,先动起来”。他在微博上展示了孩子们的饥饿状态后,得到社会各界人财物的支持。

      他们绕开所有中间环节,直接与学校联系,订立详细的规则,发动当地离退休人员等乡绅和社会力量监督,保证孩子能吃到安全午餐并及时公布善款使用情况。

      把自己的心完全打开后,他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也得到国家的重视。2011年10月,国家启动农村儿童营养改变计划,每年拨款160亿元。至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农村输血式公益不可持续,志愿者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他思考怎么让父母回家,或者把孩子送到城里。当然,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是让父母回到家乡和孩子在一起成长。

      中国乡村因为闭塞,意外地保存了良好的空气、水和食材等资源。中国乡村迎来一个极好的机会。如果不能帮助农民在乡村获得收入,你的所作所为就是假的,就得不到人心。他联合200个校友,正在做一个e农计划:就是做一个电商平台,把游客请进来,把土货卖出去,“让爸爸回家”。

      这个注册的公益机构是社会企业性质,发起人永不分红。他们打出道义的旗帜,得到城市居民信任,让别人接受购买、消费农村产品就是做公益的理念,用销售倒逼其他环节。

      3月15日,邓飞到福州,与福建100多个组织交流分享。他提出,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求政府”和“骂政府”都是片面的做法。公民受益于社会的公共服务,也要承担起责任,参与问题的解决。

      城市只进不出是“摊大饼”,年轻人回农村创业是新潮流

      农村的未来会有巨大的机会,现在已经展示了这种可能性。邓飞说,古代,一个京官年级大了,他要告老还乡,皇帝会很开心地送他一块匾鼓励他。这样,精英人群的财富就回流到乡村,帮助家乡发展。

      “一个国家要阴阳平衡才不出问题。”邓飞说,我们现在的城乡差异就像中医说的阳亢和阴虚问题。城里人想回去,却发现再也回不去了。城市里出不去,乡村年轻人进不来。城市有进不出,就像摊大饼。而乡村,剩下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空心化的乡村缺乏现代治理,田地在荒芜,这种状况让邓飞觉得很荒唐。他认为,发展城市不能单靠消耗廉价劳动力的方法,把打工者变成底层人群。

      随着更多人注意到乡村有城市没有的洁净的空气、水和食材,会有更多人回流到乡村。他认为,新一届政府特别重视乡村,鼓励年轻人回家创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朋友圈去开一个微店,自己可以去销售村庄特色的农产品。他相信未来20年农村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要有序地发展农村,提升乡村人的收入,让城市打工人群回到乡村。应该让农民可以自主选择是打工,还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而提高收入,这才是公平的方法。他说自己不反对城镇化,但反对不公平的城镇化。

      “我父母都是小镇的工人,我在乡村没有土地和户口。”邓飞呼吁,要根本解决城乡问题,要去推动土地流转制度,不能打工者的土地荒废没人种又不能自行处置。他认为“城市只能进不能出,就像一个人只吃不拉”,也不能把老了想回到家乡的人挡在农村的门外。

      对土地流转会产生大量土地兼并造成天下大乱担忧,他认为是杞人忧天。他说,时代不一样了,逐渐走向成熟的现代社会中,农民到城里有医保社保等保障;得到土地的人,在法律框架下运行,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借时代大势变革乡村,他喜欢给县域职高学生上课

      这四年来,“拿奖拿到手软”的邓飞跑得太快太累了,他的两鬓头发开始发白。他发起了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病医保、让候鸟飞、中国水安全计划、女童保护、E农计划等公益项目。

      如今,他把公益项目总部搬到杭州,不仅是因为雾霾,而是因为杭州有高铁等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设施,他要借助伟大时代的势能,尝试乡村的变革。

      邓飞和一个县委书记交流。对方说,我们县穷了一两年千年了,很难改变。他告诉对方,如今有高速路和高铁,最主要的是有了信息流,可以做电子商务,可以用模块直接开微店。每个年轻人都会有更好的机会。养猪都会有收入。

      他和另一个县委书记聊,向县委书记提出当该县职业高中的名誉校长。县委书记惊讶地问“不是一中的名誉校长吗”。邓飞说,是职业高中没错,他只想有机会给那些职业高中的学生讲讲课,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他认为只有这些学生才是会留在当地的人才,“一中的孩子不会留在当地”。

      3月15日,邓飞与福州团市委书记及大学生聊。他对大学生的要求是要会赚钱养活自己,要“活下去,走出去”。

      退役后,生活并不富裕的钱宏伟还坚持做公益。现场交流中,他向邓飞表示了对别人不热心公益的不解。邓飞向他表示敬意,同时提出,公益慈善是政府该做的,一个纳税公民没有义务一定要配合,做公益的人不要有道德优越,做公益是满足内心的需求。

      邓飞还表示,做公益的人最好是把自己的家庭收入保障好,低收入会被人质疑。做公益是一个技术活,要有专业组织,是可持续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照顾好,这个社会就需要公益了。

      邓飞说,我们这样改变中国:一、不只是抱怨,还可以行动;二、不只是摧毁,还可以建设;三、不只是对抗,还可以创造。

      从经济建设到社会建设进程中,邓飞强调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要更多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

      责任编辑:傅心婕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