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福州免费书吧发起人之一林航和大梦书屋创办者黄旭接受访谈,就外界质疑的“炒作”及“草根公益”话题展开交流。二人为福州市民的高素质点赞,也向社会提出“用健康的心态思考”的希望。
懒人想通过众筹实现自助管理
林航告诉记者,他们的免费书吧其实是从去年元旦开张到大年三十才关门。所谓的“免费”其实是一种无奈。
起初,因为要救助漳州一个素不相识的重病者。钱还没捐给对方,对方就离开人世了。他们就打算把募集到的三万多块钱用于做公益。他们开了一个微信号,为了能认证而去注册了一家公司。因为公司需要配备财务会计,觉得麻烦的他们又考虑去注销公司。他们认证的订阅号夸下海口,本想召集千万人免费来做草根公益,结果只招来30个粉丝。于是,又打算放弃这个微信订阅号……
林航有感于7岁的儿子每天花好几个小时看电视和玩平板电脑,加上合伙人家中也有不少旧书。什么都干不成后,他们产生了办一个公益书吧的想法。开始时,他们并不打算免费开放。于是,找到一个租不掉的店面,一群土工、木工、油漆工等职业的合伙人各尽所能,开始了装修工作,把旧书、旧沙发等东西搬来,用众筹的方式把这个书吧给开了起来。
这个组织松散的团队,轮到开店时,大家就推来推去,有时开店,有时不开。后来,大家一合计,觉得旧家具和旧书也没人要,就打算偷懒,不设店员管理。他爆料:店里装的4个摄像头,每个6元,其实是摆设而已。没人管理的店,书却越来越多,人家送过来的有些小吃甚至都过期了还吃不完。
两个月的尝试,让他们觉得可以推广开来。正月初七重新开张,他们推出那篇被疯传的微信文章,希望做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谁都可以来参与,什么项目都能进驻。最终,他们的高调引来质疑,让所有的合作者“压力山大”。
成功的“炒作”获得出版人的力挺
福建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旭说,林航他们的做法,如果是炒作也是很成功的案例。他觉得林航他们是善良的,只是“好心做坏事”,他们这种免费的概念还很难让人接受,因为挑战了人性的极限。
“我们不需要炒作,也没办法免费,我敬佩他的做法。”黄旭说,他得知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人家为什么这么做,第二个反应是如果别人看书喝茶都免费,这对他创办的大梦书屋是一种挑战。他说,大梦书屋有1000平方米左右,200多万元的投入,看书和柠檬水免费,但消费一杯咖啡要20-60元。
“我们要商业回报,开店也是出版人的职业追求。”黄旭说,他开始以为是某个财团的公益行为,没想到发起者是打工阶层。他觉得林航他们很了不起。
林航说,他们十几个人自己装修,只用了1.5万元就把书吧开起来了。茶不值钱,杯子是几块钱的,零食和书是人家自己带来的。他们觉得可以把钥匙提供给需要的人,包括谁想在店里挂个牌子,在名片上印上各种交易信息都没问题。现在,他们的合作者已经有30人。
他们没想到,一天里会招来两千多人次的读者。他称三种“炒作”的质疑不成立:开发商的楼盘已经卖完两年了,店里也没有任何和房产有关的广告;订阅号已运作不成功,公司也要注销了;为了出名的话,现在是骂名和臭名。
黄旭则认为,做好事不要怕质疑,哪怕是炒作,只要不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因为听说林航他们的免费做法,他还特地召集书店的工作人员开会,要大家提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应对同业竞争和免费书吧的竞争。
黄旭还强调,曾经出现的诚信餐厅也是好事,大家对新生事物不妨给点时间,心态要健康。他不怕同行竞争,不怕书店多。况且,他开书店的第一个念头并非是为了赚大钱,而是出版人的一种职业情怀和梦想。跟冷漠的显示屏争夺读者,让纸质书的香味永远留存在记忆中,这是他开书店的初衷和原动力。
他们都为福州市民的素质点赞
“我们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现在连开发商都要避嫌了。”林航表示,如今,有40把钥匙在别人手上,他们现在的免费书吧是想开开不了,想关关不掉。
贴出“转让”消息后,已经有不少人要来接盘。目前,他们倾向于转让给相近的行业,已经有想开书店或面包店的人来接洽。
林航也为书店两天收到400多本图书高兴,为一天有2000多人次光顾欣慰。他说,书吧的书不但没少,还多了。他给福州市民素质打了90分以上的高分。
黄旭也表示,他的大梦书屋从去年10月16日开张至今,书没有被偷,一本没少。书屋里禁止吸烟,大家很自觉,也没有随地吐痰的现象。他肯定了福州市民的素质,也希望大家对社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支持”。
访谈结束前,林航表示,他承认第一个免费书吧“一败涂地”,之所以最终愿意出来接受访谈,是想宣扬他的“平民慈善”理念。他列举了各种富豪慈善,觉得社会缺乏穷人的草根慈善。他希望有一个阳光的公益组织,不去触碰金钱,却能帮到最普通的阶层。
“我今后还会关注他们的行动,并且进一步寻求某种方式支持他们。只要他们是真正在做公益。”访谈结束后,黄旭表示,教育出版社每年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公益,回馈社会。他除了对林航的用心公益表示敬佩外,也愿意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闲聊中,林航接到有人要送鲜花摆满书吧的电话。他也在私下里坦露心曲:父亲很早过世,自己身上多病,他希望在世时做点能让儿子将来感到自豪的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