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堆场、一条算不上先进的生产线、一间略显散乱的办公室、一套擦拭得一层不染的真皮沙发……这些是85后创业者黄伙星的纸箱厂房里的全部家当,也就是在这里,黄伙星的创业梦想从萌芽变为现实,未来的路或许仍然迷雾重重,但他却毅然选择坚定地走下去,“再难,也不放弃。”
2月18日,马年除夕,福州仓山区盖山镇齐安村,村委办公楼前早已拉起“欢度春节”的红色横幅,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春联。这是个紧挨着南二环路的城中村,除了本村人以外,还居住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新春将临,他们都回了老家,整个村子看起来比平时冷清许多。
黄伙星的纸箱厂就坐落在距离村口不到两百米的位置,被几户人家和一座年久失修的公厕围绕在正中,只留出一条4米见宽的泥路供车辆进出。带着好奇,记者探访了黄伙星的厂房,听他讲述创业以来的酸甜苦辣,还有他对来年的新愿景。
“今年底,生意比较清淡,因为没什么事做,工人们2月9日就提前放假回家了,现在就剩我一个人,在盘算明年的计划。”1985年出生的黄伙星,经营着这家纸箱厂已近6年,对他而言,这个厂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尽管开得很艰难,也不舍得拱手让人或者放弃了之。
2008年,黄伙星从泉州理工学院毕业,读的是汽车销售专业,曾经去一家国产汽车的4S店干了半年的销售,因业绩不佳,主动辞职了;后来,又去了村里一家香烛厂打杂,卖苦力做搬运也是家常便饭,但做得始终不开心,“很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是我做梦都想的。”
2009年9月,黄伙星和另外3个朋友合伙,凑了50万元,租下这里的厂房,买了印刷机、开槽机、打钉机等设备,请了一个印刷师傅,做起纸箱定制生意。一年下来,由于初涉业务,成本控制不好,再加上销路一直难以打开,赔了40多万元,合伙的3个朋友心灰意冷,退出了。
那段日子,是黄伙星最艰难的时刻,现金短缺,银行不给贷款,存货又屯在仓库卖不出去,每天急得上蹿下跳。好在亲戚、朋友陆续伸出援手,助他度过难关。
2011年开始,随着电商市场的逐渐火爆,许多开网店的朋友找上门来,要批量定制包装盒,他的业务量一下子飙升上来,营业额从100万元到170万元,再到300多万元,可谓一年一个台阶。
2012年,黄伙星和高中同学结婚了,第二年,宝贝女儿的降临,带给家里更多欢声笑语。为了女儿,黄伙星更加卖力拓展业务,原先只聘请一个印刷师傅,现在增加了6名普工,还专门请了一个厂长,负责日常生产业务,自己则专心跑市场、上马新项目。
“去年啊,我除了开着淘宝网店,接批量订单,还增加了一些新项目,比如透明胶带生产线,我投了10万多元,现在经营得还不错。”黄伙星笑着说。
不过,受经济大环境持续不景气的影响,黄伙星常被人拖欠货款,至今仍有40多万元尚未清偿。“不是他们不愿意给,都是长期合作的,实在是下游的厂家不好出货,他们也很无奈,做生意的,都能理解。”
黄伙星说,即便如此,工人的工资却从未拖欠,每个月15日准时付款,“事实上,人工成本一直上涨,过去印刷师傅每个月只要1800元,现在已经涨到5000元,普工也从800元涨到现在的2500元了。”
展望来年,黄伙星沉思良久,缓缓地说,“套用去年很火的一句台词,‘如果爱,请深爱’,我家在这里,我的事业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今后即使再难,也不轻言放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