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叫板工商总局?创业者请谨记:与有关部门打交道,5大红线不要踩!

      刚出来的消息,淘宝因为抽查一事要投诉国家工商总局,乱了乱了。

      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报告,结果显示淘宝正品率最低,为37.25%。4天后,淘宝发文表示不满,称相关司司长刘红亮“吹黑哨”,有着“神一样的逻辑”。昨日下午,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副司长杨洪丰对此作出回应,称委托第三方抽检目的是找问题,而不是为了反应网购领域质量有多差,不能过度解读。

      虽然文章以个人名义发布,但把有关部门如此写进标题,将其与“黑哨”、“违规”放在一起。现在,他还要正式向工商总局投诉,这样真得好吗?

      创业者本是弱势群体,穷得只剩梦想,智商可以不高,但情商一定要高。记住,与有关部门打交道时,创业者一定要守住那根红线。怎么守?来看看过往的各种案例。

      快播王欣:数次警告不改 逃亡不成锒铛入狱

      对接部门:国家版权局

      红线:莫犯法 犯法后要伏法

      说起这个事儿还有点伤感。2013年下半年,《创业家》还采访过王欣,多么好的一个娃儿,80后,2007年创立快播,四年后便成为国内市场占有量第一的播放器。它靠着P2P技术,让中小电影站用很小的带宽,直接挂上种子、链接,用户就能看片了(含盗版、色情),几乎没什么成本。

      有一个明显的对比,百度影音与快播干的事儿差不多,最后安然无恙,只是快播,全玩完了。去年4月,快播被迫关闭服务器,创始人王欣出逃海外。逃啊逃,逃了110天,最终被警方在韩国抓获。

      百度影音却逃过一劫,这是为何?因为它在掉进悬崖那一刻刹住车了。

      百度影音在2011年崛起,手法跟快播一样,也跟中小电影网站捆绑,用户要看“爽片”就得先装百度。当年,百度影音收入10亿,而快播仅1亿元,而后二者差距越拉越大。

      到了2013年,一些重视版权的视频网站出来抵制了,如优酷土豆、搜狐、腾讯视频等,把百度、快播直接给起诉了,这引起了国家版权局的重视。年底,百度、快播被认定侵权,被责令立即停止。

      岔路口就在这里。事后李彦宏大怒,将百度影音的P2P功能全部砍掉,只是受了点轻伤。而快播则继续踩红线,不听警告。

      麻烦大了,有关部门开始参与了。去年4月,“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发起,参与者有专项工作小组、工信部、公安部等多个部门。活动进行的第一个月,一行警察70-80人突击快播深圳总部,理由是:根据群众举报,快播涉嫌传播淫秽信息。

      也许是已经预感危机到来,4月16日晚,快播在官微发文《致快播用户书:我们涅槃在即》,文字无比凄厉:快播自宫涅槃,最后一位盗版战士的倒下,标志着互联网视频草寇时代结束。

      之后就是王欣出逃、公司倒闭、员工遣散... ...2014年8月,王欣在境外被捕。狱中的他后悔不已:“我们有错,可能错得还比较严重,给传播不良信息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缺乏对不良信息的有效监管。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入狱前王欣曾说:“如果有一天我变成流氓,请告诉别人我曾经纯真过。”嗯,来一吼想对王欣说:会转达您的意思,也希望您在狱中过得幸福,改过自新。

      滴滴快的易到:先拥护后解释 合法地位被承认

      对接部门:国家交通部

      红线:莫抵触政策 政策指哪就打哪

      去年年初,滴滴快的等打车App一把火烧遍了全国。但直至去年7月份,滴滴快的还游走在法律边缘,有关部门可以打它们,说这不合法;也可以鼓励它们,说这是创新。

      但大家懂的,这些App情商很高,有关部门棒子指哪儿,它们就打哪儿。去年7月,交通部出台文件,首次在政策层面确立了其合法地位。文件一出,滴滴快的第一时间举双手支持。

      这一关顺利地过了,但下一关马上就来了。去年8月,滴滴快的陆续推出了“专车”,之前是给出租车引流,现在改成跟他们对着干了。此外,易到用车、神州租车等公司也推出了类似服务。

      美国有个Uber的公司,是广大“专车们”的学习对象。自成立以来到现在,Uber一直在与各国有关部门作斗争。在西班牙马德里,有关部门曾要求Uber关闭网站;在印度新德里,它惨被禁用;在菲律宾,有关部门将其起诉为,被认为是“欺诈收费”。

      在国内,滴滴快的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先是广大出租车司机罢工。今年1月5日,沈阳数千台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对专车表达不满,呼吁相关部门对“黑车”整治力度不够。

      1月7日,滴滴专车有关负责人被交通委运输局、市公安局网安部门等约谈。同一天,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当街称,目前查到的所有滴滴、快的、易到用车的专车都是黑车。按照国家规定,私家车、挂靠车等非租赁企业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是非法的。

      这时,滴滴快的跟淘宝的做法不同,并未对有关部门表示抗议,说它违规是神奇的逻辑,而是积极的解释。几个发言人几乎一致解释:平台里的所有车都是租赁企业合作,是合法的。

      一方面与有关部门积极解释,一方面让出租车公司放松戒备,滴滴快的等公司果断度过难关。1月8日,交通运输部表态:专车是创新服务模式,变相承认了其合法性。虽不知后事如何,但滴滴快的的做法值得借鉴。

      腾讯OTT:制造安全感 开启弯道超车之旅

      对接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红线:莫与权威斗 先稳住再麻醉

      上文刚说完百度,现在说腾讯了。

      不得不说, BAT三大公司中,在与有关部门打交道上,这两家公司的水平要稍微高一点。从事OTT(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直接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的企业很多,但其中腾讯是做得最棒的,因为它对巨头战战兢兢,让巨头很有安全感。

      OTT直接影响的是运营商,而在大多情况下,工信部的立场与它们一致。

      2013年4月,微信与运营商的关系一度紧张。中国移动相关发言人称,微信的实时在线,引起了中移动信令风暴:前者占用其60%信令资源,却仅带来10%的流量。那段时间,马化腾也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听工信部部长苗圩的口气,外界猜测可能要对微信收费。

      5月,马化腾在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回忆,一次出差在机场,安检时,一位工作人员看完证件后问他:“微信要收费吗?”同样是这个月,工信部开会表示,正探索对微信的监管方式,还抛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结论:微信收不收费由市场决定。

      随后马化腾数次公开回应,与运营商是共赢而非替代关系。“虽然短期内有替代和冲突,在传统方式转变时,双方的合作能够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这是一个大趋势。”

      腾讯再三强调,无意触碰运营商那根敏感的神经,最终微信也以不收费了之了。

      去年11月,微信电话本又出来了,打电话免费,与运营商对着干。马化腾采取了迂回政策,先做一款QQ通讯录(不含免费通话功能),做了半年多后,才将其变成微信电话本。

      当月19日,马化腾又在世界互联网上解释,这只是个小产品,竞争力不强。言外之意,运营商们不用担心,我只是个小喽啰。

      腾讯很好地麻醉住了有关部门、运营商。在微信推广告的那天(1月22日),腾讯启动用户强行升级计划,微信电话本弯道超车之旅开始了。

      P2P借贷:有问题“求监管” 迎来态度转变

      对接部门: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红线:莫逃避监管 有问题先自查

      去年,在“三无”状态的影响下,倒闭、跑路、资金链紧张等负面现象,使得P2P借贷公司一波死,一波生。但依然有不少公司饱受争议却始终立足,这与它们与有关部门打交道的水平有关,比如宜信、拍拍贷。

      成立前几年,宜信一直行走在灰色地带,但发展迅猛。据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10月报道,截至当时,宜信成交额已达20-30亿美元。而其竞争对手拍拍贷,成立仅晚了一年,2013年交易额仅2亿多元。

      宜信被查过,但它能主动开展自查。比如在2013年7月底,重庆处置了一批P2P违规业务,如重庆乾庄、亚盟、汇中等。而宜信照常运营。重庆有关部门称,将对不积极主动开展自查、继续开展违规业务的公司进行查处。言外之意,宜信是在那张主动开展自查的名单里。

      拍拍贷也是如此。早在2012年年底,拍拍贷与陆金所、融道网共同发起“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积极向上海市经信委、金融办等有关部门机构要求被监管。

      这种“求被监管”的决心,被有关部门感受到了,局势在去年开始明朗,有关部门的态度由取缔转向监管。

      4月21日上午,银监会划定P2P网贷四条红线。9月,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披露了P2P网贷监管十大原则;10月,P2P监管划归草案已上报国务院。

      有关部门能看到诚意,若确实是值得鼓励的新鲜事物,给点时间,他们最终会转变态度。

      视频网站:下发文件不执行? TV端App全军覆没

      对接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红线:莫走捷径 文件下发就执行

      去年6月,广电总局拉开新一轮“净网行动”,要求关闭互联网盒子中的视频客户端。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PPTV、暴风影音等均接到通知。

      7月,优酷、土豆TV App产品一并停止更新,前者还在通知中,希望已安装的用户“自觉卸载”。8月22日,腾讯率先叫停腾讯视频TV版。9月初,乐视也将TV版下线。

      表面上看很听话,实则不然。许多视频网站开始走捷径,推出一些“换汤不换药”的App:搜狐推出了搜狐Max,优酷推出了适合大屏幕的XL版,PPTV上架了PAD版。这些App里虽不带有TV字样,但依然能用遥控器控制,具备良好的电视体验,与之前的视频客户端无本质差别。

      从事后结果来看,这是犯了大忌。视频网站虽积极响应号召,下架相应APP,结果却在背后玩阴的。若换成积极沟通、解释等做法,或许总局还有网开一面的希望。

      然而,这种不老实的做法把总局激怒了。

      去年9月,广电总局来了一狠招儿:一周之内,要求所有视频网站开发的电视端APP下架,否则将取消互联网视听牌照, 停止服务器。这一下,视频网站抢占TV入口的梦想就全军覆没了。

      视频网站们又集体想办法,通过与电视台合作获得内容牌照。比如爱奇艺接入了中央银河互联网电视,乐视网早前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重庆有线电视网络等签订协议,优酷土豆向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牌照方国广东方投资了5000万元人民币... …

      这种做法虽然有出路,但毕竟还是不听话,没按文件的指导思想执行,有关部门依然会不太爽。

      总结:创业者还是轻易别与监管部门斗气。如果事关生死,那也要讲技巧,硬来嘛,你懂的。

      作者:;来一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海都网立场)

      责任编辑:吴梦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