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
1.解析手工皂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几大难题;
2.通过开线下体验店打开手工皂销售市场的营销思路。
创业有时候是从一个愿望开始,而孙漳明的愿望就是敏感性肌肤的妻儿使用护肤品能摆脱过敏症状。可市场上的产品都无法满足需求了,怎么办?一个想法窜到了他的脑海——自己动手做!从茶菇,无患子,淘米水的蒸煮开始,到制作成手工皂,他最初的愿望终于在不懈努力下实现。
不希望妻儿忍受皮肤过敏开启的创业之路
时间倒退到2006年,一个天使降临到人间,孙漳明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父亲。由于妻子一直身体虚弱,早晚都需要吸氧,怀孕是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所以他们万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这样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很久,有一天孙漳明发现孩子也出现了和妻子一样的症状——洗完头后皮肤会出现很多小红点。医生说这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建议他们给孩子使用比较天然的洗浴用品,而市场上的产品他们试验无数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决定自己动手做。
孙漳明首先想到的是咨询长辈,从长辈那里得知几十年前人们都用茶菇,皂角,淘米水等洗浴,护肤,并没有出现肌肤问题。收集到材料后,孙漳明才意识到,制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次都要将材料捣碎,包上纱布,放在清水里煮好几个小时......如此费时费力却只能使用一次,这很快就将孙漳明和妻子的精力消耗殆尽。
一次偶然,孙漳明听说日本流行用纯天然材料做的手工皂,这不禁让他看到了希望。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开始尝试做手工皂。而皂是油和碱的混合,在混合过程中有腐蚀性气体产生,这令他双手红肿,眼睛,喉咙干涩。由于没有经验,温度控制不好导致了整锅皂不能使用,孙漳明很心疼,因为这些油需要国外进口,液体走海运,每次都要等待1个多月才能收到货。
在这些黯淡的时光里,为让妻儿摆脱皮肤过敏是孙漳明不能放弃的理由,同时妻子的鼓励也是他坚持的动力。历经一次又一次失败,孙漳明终于制作出一块手工皂,这块手工皂并没有令他失望,妻儿在使用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肌肤过敏症状。
从用品到产品,手工皂创业遭遇的几大难题
2009年,孙漳明决定把手工皂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但妻子并不想把手工皂商业化。直到2010年得知周围很多朋友同样被护肤品过敏所困扰,孙漳明说服妻子说,好的东西应该拿出来让大家分享,使用,这样才可以实现它最大的价值。这次,妻子同意了。
其实早在前几年,孙漳明就有把制作的手工皂送给亲戚好友使用,一开始大家都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印象最深的是他把手工皂送给老丈人,好说歹说老丈人才勉强接受使用,他没想到就在一个月之后接到老丈人的电话说手工皂很好用,还想要一块更大的。这无疑给了孙漳明莫大的信心。
而创业这条道路总是布满荆棘,几大难题摆在了孙漳明面前。资金短缺是最为残酷又现实的,他将之前开广告公司赚取的资金作为启动金,直到12年参加YBC海西青年创业大赛获奖,得到奖金五万元,另外又通过青年创业计划向YBC贷款5万元。有了资金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一方面制作手工皂所需的植物油需要进口,价格不菲且运输时间长;另一方面负责制作手工皂的员工何处寻觅?
起初孙漳明和妻子自己动手,后来又在漳州老家天宝镇成立了生产基地,接到订单后就发动天宝镇的亲朋好友加入制作行列,按件支付工资。这样不仅员工问题解决了,也由于量产使得购买植物油的成本降低。手工皂生产的几大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
开线下体验店打开更广阔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产品,市场营销也至关重要。此前,孙漳明的手工皂销售是以“口碑相传”为主,这样传播的范围局限性很大。如何才能真正打开市场,让更多潜在消费者认识并认可他们的品牌呢?他绞尽脑汁开始了手工皂推广销售的试水,既亲力亲为开网店,也尝试通过美容院等渠道进行代销。
在手工皂的推广过程中遭遇了一些质疑,比如很多人反映说产品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好闻的味道,缺少吸引力。对此,孙漳明和妻子坚持认为,纯天然无添加的手工皂才是优质的手工皂,更有利于护肤,不必要添加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如果这样做了,就和市场上其他产品没有差异。对于品质,他们选择了坚守,拒绝添加香料等会为产品销售加分的原料;而对于消费者反映的另一些问题他也在不断改进,比如有人说手工皂的造型太大众化,他就推出了一些卡通等更多样的造型,以满足消费者所需。
从2010年注册产品商标至今,一晃三年过去了。这段创业由爱而生,也为爱坚持,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孙漳明最能领会。手工皂也由最初传递对妻儿的爱变成为一份与爱相关的事业,他和妻子全身心投入其中。
谈到未来的发展,孙漳明说,并不急于兑现手工皂的商业价值,近期他更想沉下心钻研手工皂。等他研制的手工皂通过护肤品QS认证后,就开线下的产品体验店,让更多人通过实地体验感受手工皂的奇妙。而这或许能为他的产品销售打开一个更广阔的市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