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平绕着稻田走一走,查看稻子的生长情况
近日,站在钟山镇一处近300亩的稻田上,风吹“稻”浪翻滚,对来此创业的南平大学生黄超平来说,又是一个收获季。
钟山米本为9月初开镰收割,可在黄超平的农场里会延后半个月,为何没有按照钟山镇的自然环境来种植?他说,农场的播种、收割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要与当地的农忙时节错开。
走在宽阔的田野上,黄超平介绍道,300亩的稻田里,大规模种植生态米,其中包括20亩的黑米、5亩的红米以及60亩的澳洲粳糯。一边介绍,他一边不时地察看着稻穗、稻梗,留心着是否有病虫害、是否丰硕,俨然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民”。
1992年出生的黄超平,来自福建南平,2013年3月,还在读大四的他凭借积累的实习经验,注资20万元,成立了仙游县万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为之前在福建闽丰种业实习,所以刚开始来钟山镇发展,是直接由闽丰种业提供种子等原材料,我们作为产品生产商,收购、包装也统一由闽丰种业来负责。”黄超平说,每亩水稻花费成本1500元,可获收成1900元,一开始走“合同生产”的路子比较稳妥。
在黄超平看来,自己是一个农民,但却是用科技、管理在经营的农民。他说,农民自产自销,生产50公斤米,可能只卖100元,但他是针对高端市场种植,会想着通过广告、产品加工等途径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卖一个更好的价格。针对高端市场,农场引进的优质种子,同时使用有机肥、进口农药,在田间设置太阳能捕虫灯以减少病虫害。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种植、经营,黄超平农场里的水稻因为米质好、口感佳,稻米种子会被留下进行来年生态大米的生产。同时,他利用农场中种植的红米、黑米等品种,进行大米加工生产,通过大米间的适量配方生产八宝粥等食品。
聊起黄超平的创业路。黄超平说,他大学读的是物流管理专业,但他认为,“民以食为天,国家现在有支持政策,正处初期阶段的农业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农业是一个稳定的产业,所以我看好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今,黄超平的农场一切有序,他也开始着下一步的规划,想着拓展做蔬菜经营。
农场里引进太阳能捕虫灯,通过不用农药的方式来减少病虫害
农场里种植的黑米,色泽可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