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2015年餐饮业市场五大预测

四、关注热点:环境优化进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

1.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鼓励支持政策可期

商务部今年出台了《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要求:五年内,健全大众化餐饮服务体系,力争大众化餐饮占全国餐饮市场比重由当前的80%提高到85%以上,并提出21条引导型措施。随后,杭州市等部分地区发布具体的实施意见和支持政策,以加快餐饮业转型升级,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预计各地政府及商务部门会加快制定支持大众化餐饮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引导餐饮行业结构性调整。

2.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11月1日已正式实施。餐饮企业应深刻领会《办法》的有关精神,对相关经营行为做出适当的调整;严格自律,做好与消费者的沟通和告知,在执行中防止极端消费纠纷。

五、餐饮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传统餐饮的发展趋势

2014年,整个餐饮市场在波动中前行,预计全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限额以上餐饮维持正增长。但是,餐饮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还处在“摸石头过河”的实践阶段,再加上食品安全、营改增、标准工时、消费争议、餐饮环保排放等问题层出不穷,行业发展完全走出困境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打持久战。

目前,餐饮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经济下行影响餐饮市场的外部压力,而是经营管理理念、方式上的被动改革。餐饮企业的主要任务已从去年的谋生存转变为谋发展。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特别提出要注重“创新型发展”。创新型发展,即从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产品服务等方面寻求创新,实质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餐饮企业应顺应发展潮流,巩固已有细分市场,积极谋求创新型发展,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前行。

2.线上餐饮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对餐饮业的渗透不断加强,餐饮企业发展互联网餐厅,主动拥抱互联网成为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对现有的餐饮IT技术体系规划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互联网餐饮强调自助化与用户参与、交互,强调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强调将用户体验和数据运用到业务服务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业务的发展与提升等。

A.互联网餐饮悄然兴起

与传统餐饮不同,互联网餐饮在商业模式、运营方式、业务创新、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在商业模式上,互联网餐厅可以凭借其超越时空的客户接入能力、丰富的营销方法、餐饮门店低廉的用户转换成本,渗透到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推广互联网自助餐厅服务,餐饮服务从”百货式一对一服务”更多的走向”超市式自助化服务”的商业模式。

在运营方式上,互联网餐饮组织和运用有着鲜明互联网特点,以网络平台作为其业务承载的核心,所有业务从餐厅外的预订、到餐厅内部的自助化点菜、支付,再到用餐中与好友的即时分享、用餐后的点评等都是建立在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基础之上的。

在业务创新上,互联网自助餐厅可以为用户提供突破时空的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LBS、大数据挖掘)为用户提供即时所需的服务。

在技术手段运用上,互联网餐饮强调用户参与的交互技术,强调数据分析与挖掘,强调将用户体验和数据分析运用到优化业务过程中,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促进业务的发展与提升。

B.餐饮业发展互联网餐饮的IT发展新趋势

互联网向餐饮业的渗透与融合所产生出的新特点,对互联网餐饮技术体系规划与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技术体系架构方面,传统餐饮IT系统都是C/S架构为主的系统;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大量参与、连锁CRM系统的发展、互联网支付技术的逐步成熟,第三方线上餐饮平台的影响,如大众点评、团购等出现,微博、微信营销系统的出现、各类餐饮轻应用(app)的诞生,都要求IT系统必须与互联网线上打通,线上的业务占比会越来越重,最终,餐饮管理系统自身也必然走向B/S架构的互联网化、云端化。

其次,要求应用服务化,尽可能将业务功能模块化,包括餐厅商户基础服务(餐厅基本信息管理、菜品管理、用户CRM系统管理等)、业务流程及服务(远程及近场点单服务、支付服务、团购优惠促销服务等),根据餐厅的不同业态品类能够灵活地组合拆分组件以满足不同的业务流程,并且能够实现基础服务共享。

第三,云端采用分布式服务框架,通过建设分布式应用服务平台,满足业务不断增长的高并发访问需求,需要在开发、运行、维护等多方面提高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高可用、高负载、易管理。

第四,互联网餐厅服务平台最重视应用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根本在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规划、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流程设计等,改变了由餐厅单方面主导、规划、设计的业务流程,从“我要提供给用户什么”转变为“用户要我提供什么”,从粗放的展现与交互设计到注重细节、遵循规范的设计开发方式,最终达到不断完善用户体验的目的。

第五,交易数据与大数据平台。互联网餐饮的特点,对数据架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交易类的数据主要是机构对结构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但是由于互联网餐饮由用户大量的擦浴之后,引入了消费者的各类点评、照片、文本等费结构化的数据,因此需要处理的各类非结构化和办结构化的数据类型,数据的价值与时效性也具有了多样性的特点。此外,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会涉及海量的数据以及高并发数据的处理,因而对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

C.关于安全问题

云计算在中国中小企业推广中遇到的一个观念障碍就是所谓的安全问题。的确,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胁和攻击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比如欺诈风险、网络上黑客的攻击等。但是,餐饮企业家往往还会有另外一层安全方面的顾虑,一个是来自对其自身产品及客户数据放在云端担心被盗的担忧,另外一层是对来自政府税务部门监管的顾虑。因此,良好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够给餐饮企业带来信心,甚至成为吸引餐饮商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互联网餐饮未来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数据开放与数据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方向与趋势。一方面,对数据存储的物理安全性要求会越来越高,从而对数据的容灾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够分析洞察更多高价值的客户以及用户行为习惯带来的新的业务突破点,因此信息的泄密也同样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数据安全的确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更加专业的服务,对IDC数据云平台数据安全更加专业与规范的标准,包括硬件设备、机房环境、人员管理、数据应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关于开发模式

与十多年前餐饮管理系统刚刚兴起时类似,目前也有一些颇具实力的餐饮公司尝试自己开发互联网餐饮的IT系统,包括在线客户管理系统CRM、基于PC端和手机移动端的线上餐厅(app)、微信餐厅等。对于互联网餐饮IT系统的热忱可以理解,但由于互联网餐饮系统的专业性以及高投入性,单一品牌的餐饮公司无论从专业性还是投入产出的回报来看,这都是不合适的,还是应该相信社会分工的原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总体来说效率会更高,相信未来市场上一定会有越来越成熟的互联网餐厅系统提供商。

互联网餐饮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尝试。餐饮业拥抱互联网,不仅仅是IT系统,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去做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整合,要体现差异化、个性化及自身的优势,从战略上、组织上、人才上都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崭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上一页 1 1下一页
本文导航
责任编辑:吴梦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nhaidu.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