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感悟
对于移动互联网创业生态,以及创业本身,陈华也有自己的感悟和观察。
一是创始人要强。
移动互联网创业这一波浪潮中,能够成功的典型特点是创始人经验丰富,或者二次创业。像2005年到2006年时,一个工程师离职出来创业能够做成功的几率已经非常小。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而且是全方位的竞争,对创始人的能力要求是一个综合能力,比如技术、产品、营销,融资等,不能够在任何地方掉链子。
如果创业团队实在没有经验怎么办?陈华建议,一定要找有实战经验的人当顾问。“不管他之前成功还是失败,至少经验摆在那,提供的建议会很有帮助。”
二是团队的重要性优于方向,优于人脉和资源。
人脉不是最重要的。在做最淘时,陈华认为阿里巴巴和酷讯都是做电商的,有人脉和资源,但这些并没有直接决定创业的成功。“想认识的人总是会有办法的,而且即使没认识也有其他办法。”
方向也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创业者,有经验之后的话,方向其实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一个团队足够强的话,任何一个好的方向都能够做起来。”
三是扁平化管理。
在团队管理中,要控制人员规模,结构更扁平化,但不要轻易裁员。“只要一砍人,这个公司的元气就受伤了,这是最恐怖的事情。无论公司有没有问题,只要嫌人多,裁谁不裁谁的考量,对整个团队都是伤害。”
陈华认为,人少的好处是管理简单,成员互相信任,给员工加薪满足愿望的成本比较低,由于少了很多开会沟通,工作效率提高。
四是合理利用资金。
在波峰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一定会有波谷,要准备好过冬的粮食。在创办酷讯时,酷讯的实时搜索一度被认为未来的方向,陈华当时有信心自己做上市,甚至拒绝了阿里巴巴的收购邀约。紧接着,互联网产业逐渐进入寒冬。酷讯的状况急转直下。陈华认为,移动互联网投资最高峰值是 2011年,到2012年差不多结束。“创业者要准备好过冬的粮食,否则过一段时间钱没了,用户也跑了。”
五是耐心等待新的移动互联网机会。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看起来机会很多,其实新的机会很少。2013年手游非常火,跟 2003年、2004年前后PC互联网的阶段差不多,移动互联网进入游戏养肥公司的阶段。
与PC互联网相比,2005年、2006年前后基于Web2.0和生活服务的创业,在手机上还没有完全出现。“生活类的新产品现在也有人在做但是起不来。我觉得还要等。”陈华说。
对于上述给创业者的建议,陈华笑言,也不是关键:“创业者能不能听进去是一方面,执行的时候是不是那个样子就不知道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