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类账户的秘密
“银行间丙类户也是债券市场中一个风险点,通常是主导利益的核心。”一家大型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主管对记者说。
目前银行间市场的投资者账户分为“甲类户”、“乙类户”和“丙类户”。甲类为商业银行,乙类一般为信用社、基金、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丙类户则大部分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一般而言,上述账户都是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实施一级托管。我国有相关规定,丙类户不允许直接参与债券交易,必须通过甲类户账户进行代理结算。“丙类户很多是一些投资公司,注册门槛较低,有些资本金只有一两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不排除有债券基金经理或券商资管人士自己在外面注册成立公司通过‘丙类户’参与银行间债券交易。”上述银行交易主管透露。
据了解,一些丙类户游走于一二级市场,拥有丰富的渠道。企业发行债券时,丙类户在与承销团成员签订关于分销数量及利率的协议之后,获得相应新券,然后在二级市场卖出。
实际上,有不少丙类户是依靠“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赚取债券“点差”而盈利的,都是由银行来垫资。甚至还存在金融机构直接低价卖出、高价回购债券等形式向丙类户直接送钱行为。
在去年曝出的富滇银行倒券风波一案中,该行金融市场部原总经理李坤等人通过朋友的公司申请非金融机构法人的丙类户,由富滇银行为其代理债券结算业务,前中后台与外部相勾结实施利益输送。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要求各家商业银行暂停债市丙类户垫资、无实际资金往来的撮合及代持三项业务。
据记者了解,有关部门派出的调查组近日已进驻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多家券商固定收益部门,要求协助调查部分债券交易流向,排查是否有大宗债券在“丙类户”实现不当获利的情形。某城投债已被纳入重点检查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丙类户”勾结交易员进行代持操作,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绕开机构风控体系,但如果被深入调查则无法掩盖。“无论你在操作中绕道多少机构,最后这笔债券的收益总要在‘丙类户’上落实。这也是有关部门要求券商固定收益部门配合调查交易情况的主要原因。”
同时有业内人士透露,监管机构正在对“丙类户”如何参与银行间市场制定新的规定,对其注册资本金、保证金、违约惩罚措施等都将有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