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日元贬值背后的美国谋略
农历蛇年新春,因钓鱼岛争端与中国激烈对抗的日本,其国内经济也迎来风疾浪涌的动荡期。安倍晋三政府上台伊始就祭出通货膨胀指标,大肆开动日元印钞机,并公然操纵日元汇率,企图让挣扎在衰退边缘的国家经济吞食兴奋剂。去年10月初至今年2月18日,日元兑美元已从77∶1贬至近94∶1,跌幅达22%,令全球经济界侧目,也给包括中国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冲击,颇有几分发动地区“货币战争”的意味。
然而,一向反对汇率操纵的西方国家,却在近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对日本网开一面。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莱尔•布雷纳德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甚至对日本政府操纵日元贬值公开表示了支持。分析人士对《世界新闻报》指出,美国纵容日元贬值,是为了交换日本的战略回报,也显示出日美经济金融政策已紧密联动,形成一体。对此,中国不能不进行防范。
放纵日元背后的“三重绑定”
2月21日,再次担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出访美国。日本《产经新闻》的文章称,访美期间,安倍将以美国经营层为对象就其经济政策进行游说。外界注意到,日本和美国最近就日元贬值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暗中互动,这表明两国有可能在经济领域进行更紧密的战略协调。例如,针对近来日元持续贬值这一危险性情况,G20峰会仅做出暧昧表态,表示应避免“货币竞相贬值”。日本媒体认为,这一表态与本月12日七国集团(G7)发表的联合声明如出一辙。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莱尔•布雷纳德称,“美国将支持日本旨在结束通货紧缩、恢复增长的努力”,这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允许日元贬值。显而易见,日元的持续性贬值,受到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有意纵容。
英国《金融时报》2月19日刊文称,金融界人士批评本届G20会议是一次“软弱的会议”,不守规矩的日本反而成为最大赢家。《朝日新闻》声称,G7的声明由美国主导制定,矛头实际上指向中国而非日本。“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称,虽然在莫斯科召开的G20会议没有就汇率问题向中国发难,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欧就此罢休。根据预测,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在6.1:1至6.3:1之间浮动。即使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国仍会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美国就人民币汇率说三道四,却有意放纵日元持续贬值,其“双重标准”暴露无遗。
美国放纵日元贬值很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战略图谋。外界注意到,美国打出“重返亚太”的战略旗帜后,日本的作用日趋凸显。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出有失公允的偏袒性表态,输出尖端反导技术、F-35隐形战机,无非是为了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强化与日本的战略绑定。放纵日元贬值,自然是想让安倍投桃报李,与美国结成更紧密的经济共同体。《日本经济新闻》直言,美国不对日元贬值进行批评,是希望日本能成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阵营中强有力的成员之一。一旦美日完成利益交换,两国实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三重绑定,对亚洲战略格局的冲击可想而知。
暗中打击中国经济?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和过去几十年不一样的是,现在日本生产的高端电子产品、汽车与韩国、中国等邻近经济体的外销产品已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日元贬值将逼迫日本邻国压低本国货币的汇率。报道还猜测,一旦中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控,那么华盛顿和北京围绕汇率问题的矛盾就有可能重燃。西太平洋银行驻纽约高级外汇策略师弗拉努诺维奇就此警告,安倍晋三的激进策略,可能导致“全球货币战争”。
美国放纵日元贬值,中国的经济利益或因此受损。《日本经济新闻》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去年11月以来,徘徊在1美元兑6.27元到6.29元的区间内,但对日元汇率则从100日元兑7.84元人民币上涨至100日元兑6.70元人民币。由于欧元汇率出现反弹,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呈现下跌走势,但如果日元贬值导致欧元走低,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就将大幅上升。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将遭到削弱。另外,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开始将其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一部分逐步转化成包括日元在内的其他货币。报道称,日元贬值会导致以人民币计算的日元资产缩水,因此日本媒体分析称“中国对这一问题的担忧似乎超过了对钓鱼岛问题”。
日元持续贬值,中国应做好接招准备。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安邦集团研究员的话称,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而且出口的比例很高,面对各国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中国肯定会受到冲击,因此“适当保留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弹性是完全应当的”。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如果日元贬值引发与中国出口产品重合度较高的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中国可能会采取防守型策略,至少不会让人民币升值。(魏东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