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 全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融资并不容易。这一点,我省金融业一直在关注,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近年来围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创新“贷款+财政资金风险补偿”的金融产品。这类产品以建行的“助保贷”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和中信银行的“种子基金贷款”业务为代表。以建行“助保贷”为例,该业务模式具体为:由省财政、建行和意向贷款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风险资金池”,为小微贷款提供银行增信支持,建行对“入池企业”降低贷款门槛。截至2013年5月末已累计为151家企业发放贷款5.7亿元。
第二种模式是创新基于企业账户现金流的“免抵押担保”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目前省内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和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均推出了此类业务。
第三种模式是创新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共同体贷款业务,典型产品包括小微企业联保贷款、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担保贷款等。据介绍,该类产品契合商圈、产业集群等小微企业密集等特征,并有助于金融机构实现对小微企业的“批量营销”。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引导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内部成员组建“城市商业合作社”,建立会员互助担保基金,银行按基金的一定倍数给予融资支持,截至2012年末,民生银行已经在全省组建城市商业合作社29家,设立互助担保基金17只,小微客户数26531户,全年新增10791户,增幅达69%。
服务创新 立体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除了组织、产品的创新,我省金融业还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以便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立体和全免的服务。
围绕小微企业“小、频、急”等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我省多数金融机构依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立小微企业“信贷工厂”,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从受理、审查、审批在同一部门内办理,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出厂”,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办理效率。这方面以中国银行最为典型,该行在基层分支机构建立了123个服务小微企业的“钻石团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受理到贷款平均“7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服务的创新,也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2013年,华夏银行、泉州银行、晋江农商行等部分金融机构首创“年审制贷款”模式,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只需通过贷款银行年审即可办理续贷,无须先还本,减轻了企业“借新须还旧”的资金筹措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5月末省内银行累计办理“年审制贷款”7920万元。
同时,创新特色金融服务,可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效率。这些特色的金融服务典型代表有:古典红木家具行业的“仙作通”、“木艺通”、“红木卡”;服务茶叶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的“益农贷-茶叶贷”、“益农贷-食用菌贷”;服务海洋渔业产业的“渔货通”。这些特色的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了相关行业小微企业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