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福建 福州 闽南 台湾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图库 视频
论坛 房产 创业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国 交友 婚嫁 亲子

      两大利好能否对冲一重磅利空

      两大利好:①央行报告引A股利好猜想 市场情绪望转强;②基金7500亿“弹药”在手 从容看调整。

      一重磅利空:本周23只新股来袭 冻结资金将达8.3万亿

      央行报告引A股利好猜想 市场情绪望转强

      29日晚间,央行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报告认为,2015年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作用。

      报告指出,要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壮大主板、中小板市场,积极推动证券交易所市场内部分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战略新兴板,全面推进创业板改革,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央行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经济风险显现,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此举或有对冲28日汇金减持银行股利空的意味,有利于缓解市场紧张情绪,对A股市场影响偏正面。

      5月28日,港交所披露的上市公司股东权益信息显示,中央汇金公司于5月26日同时在A股场内减持工商银行3亿股和建设银行2.8亿股,合计减持套现金额超35亿元。受此消息影响,5月28日沪指连失守4900点、4800点、4700点三大整数关口,跌幅达6.5%,两市约500只个股跌停,且成交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42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报告中所提到的“央行将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机构称,央行此次报告也彻底消除了市场对于央行宽松态度转变的担忧。

      媒体报道央行近期对部分机构进行了正回购操作,规模超千亿,为今年以来首次,进而引发对央行货币政策态度转变担心。但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正回购或并非央行主动行为,而是部分机构资金充裕,转而向央行主动申请,因为当前超储率位于4%左右历史高点,而超储资金仅享受0.72%超额准备金利率。从历史经验看正回购的重启并非必然引起利率上行,14年正回购的重启亦伴随回购利率下调,因而称央行宽松态度转变应为时过早。甚至有分析师预测此为央行新一轮降准的信号。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财苑)也表示:“4月汇丰中国融资条件指数较上月进一步收紧。其主要原因在于强势美元带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攀升。鉴于4月各项经济数据仍旧令人失望, 货币政策宽松亟待加码。预计2015年内还将会有50基点降息和250基点降准。下一步宽松举措或为6月内的50基点降准。”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说了啥?对A股既有利空也有利好

      对于央行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有市场人士单方面解读为利好A股。其实,该报告直接提到中国资本市场的笔墨并不多。其中,对A股最明确的表述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战略新兴板”,反而可视为一定程度上的利空,因为这意味着新股“供水”量未来会增加。不过,报告关于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则可视为利好,表明央行不会随便收紧货币政策。

      29日晚间,央行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报告认为,2015年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作用。

      明确上海将推战略新兴板

      《报告》表示,今年将从四个方面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制定证券监管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探索制定负面清单,逐步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二是丰富证券期货市场品种体系,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展壮大。稳步放宽证券期货服务业准入限制,支持民营资本、专业人士发起设立或者参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稳步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推进证券公司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牌照。

      三是进一步完善证券期货业法律法规,健全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全面强化稽查执法,坚决遏制欺诈发行、市场操纵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投资者投诉处理机制,落实市场主体投诉处理的首要责任。

      四是继续创新对外开放模式,稳步提升双向开放水平。推动A股纳入国际基准指数工作。便利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完善QFII和RQFII制度。推动实现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推进港澳地区先行先试“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开放模式。

      《报告》称,今年将继续壮大主板、中小板市场,积极推动证券交易所市场内部分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战略新兴板,全面推进创业板改革,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新三板’的内部分层,丰富挂牌公司融资方式,完善交易机制。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继续发展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和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

      “总体看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报告。虽然央行提到战略新兴板、‘新三板’的内部分层、丰富挂牌公司融资等表述,客观上在未来会造成A股资金的分流,但影响都不是马上发生的,且很多表述以前就有。另外,战略新兴板不是说推马上就能推出的,如果能确保优质的中小企业登陆战略新兴版,反而可以增加A股市场的活力。”上海某大型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表示。

      保持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

      对于2014年中国金融形势,央行报告在回顾认为,全球经济总体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分化明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物价水平保持稳定,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

      报告判断,2015年,世界经济仍将缓慢复苏。IMF预测,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5%和3.7%。多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期增长预期减弱和投资疲软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增长总体呈促进作用。各经济体能否在低通胀环境下,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将成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

      对于关键的货币政策走向,央行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经济风险显现,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对于,报告中所提到的“央行将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多家券商机构称,央行此次报告消除了市场对于央行宽松态度转变的担忧,对于5.28暴跌后市场情绪有安抚作用。

      报告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动态排查风险隐患,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功能,加强金融政策的协调和落实。优化金融环境,强化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扎实做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工作,完善金融安全网。强化底线思维,采取综合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根据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的预测:“4月汇丰中国融资条件指数较上月进一步收紧。其主要原因在于强势美元带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攀升。鉴于4月各项经济数据仍旧令人失望, 货币政策宽松亟待加码。预计2015年内还将会有50基点降息和250基点降准。下一步宽松举措或为6月内的50基点降准。”

      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继续扩大

      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物价水平保持稳定,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

      报告认为,2014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部分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所凸显。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牵头各相关部门建立了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工作机制,通过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定向调控、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银行筹资成本等举措,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截至去年12月,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49%和3.49%同比分别回落0.67个和0.6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7%,同比回落0.43个百分点。信托和理财产品收益率、民间借贷利率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继续扩大,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力度不断加强。不过,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显现,部分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潜在风险值得关注。从行业看,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信用卡,三项合计占全部新增不良贷款的80%以上。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债务违约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地区企业间互保联保现象较为普遍,成为银行业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责任编辑:庄婷婷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14 举报邮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峡网(海峡都市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08128号-2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20070802
      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福建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本站由速网科技提供CDN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