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2006年12月11日,上证综指收报2180.50点,与昨日收盘点位2202点基本持平。7年间,A股经历了两轮完整的牛熊周期大转换。回顾6124点,历史高位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然而,尽管股指自2007年以来大幅下跌,却仍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成功穿越牛熊周期,再次回到历史高位甚至创出历史新高。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4年,经济运行于下降通道的市场环境没有改变,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以史为鉴”,研究过去几年成功穿越牛熊周期的公司特征,或能为年底的冬播提供一条有益的投资思路。
消费品易走长牛
我们选取2006年12月11日前上市的公司,研究它们7年以来的股价走势,从中筛选出了最新收盘价较此区间最高收盘价在10%以内的54只个股,即当前股价处在历史高位区域的个股,作为穿越牛熊周期的标的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医药行业是穿越牛熊周期最为靠谱的行业,54只个股中有7家医药上市公司,占比为12.3%;其次是农林牧渔和家电行业,各有5家上市公司。从行业分类来看,成功穿越牛熊周期的前六大行业当中,除农林牧渔外,全部属于大消费类行业。由此判断,投资消费品是最有可能穿越牛熊周期并取得绝对收益的一条捷径。
究其原因,医药行业长期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家电、汽车受益于中国城镇化进程,同时也受益于居民收入提高以及政府刺激内需的政策导向;食品饮料行业受益于近年来人均收入的持续提升,未来更会受益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另外,符合经济转型方向、周期性不强的行业也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电力与公用事业中的3家上市公司均属于节能环保子行业,结构性特征明显。
投资品难穿越牛熊
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也有一些行业是经济走弱的受害者,穿越牛熊周期的难度较大。29个中信一级行业中,煤炭、有色金属、建筑、轻工制造、餐饮旅游、银行、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通信九大行业没有上市公司进入我们筛选出的标的公司列表。分析其原因,煤炭和有色金属行业是典型的强周期行业,2007年经济增速见顶以来,相关个股股价中枢也随经济增速逐波回落。建筑、轻工制造、交通运输和金融同样属于周期性行业。通信行业虽与经济周期关系不大,但技术周期明显,2008年到2010年是3G建设高峰期,此后便青黄不接。而餐饮旅游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虽受益于收入增长,却受到市场容量、反腐以及提倡节俭等因素的制约,也未能走出独立于大盘的长牛行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