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刘龙海
随着工行、交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推出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开启了资产管理计划时代。
对银行来说,资产管理计划的推出,丰富了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资产管理计划的出现有可能带来比传统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
对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各方充满了期待。
投向明确 管理更自主
银行传统理财产品大部分为非标准债权类理财产品,这类产品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进行投资。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对传统理财产品要承担风险,因为虽然信托和券商信托、券商负责进行投资,但他们不会承担起主动管理的职能。
资管计划的出现,银行自己主导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无须依赖其他渠道,实现非标资产向标准资产的阳光转化。
据了解,10月22日,在资产配置端,专供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投资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也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交易。
现推出的理财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投向,除了债券、债券基金、同业存款、货币基金、短融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外,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是另外一个重要投向。
比如,一家国有银行推出的资产管理计划,其投资范围是高流动性资产(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同业存款、质押式和买断式债券回购)、债权类资产(即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和权益类资产(新股及可分离债申购、可转换债申购、定向增发、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为:本产品募集资金投资方向包括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市场工具、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流通交易的债券、基金、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以及银监会认可的其他标准化金融投资工具。
业内人士分析,长期以来,银行是人们投资理财的主要渠道,随着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产品的不断丰富,信托、券商等机构的理财产品发展空间将受到很大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