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央行网站在货币政策工具栏目新增一项“常备借贷便利”,并且公布了今年1-9月开展此项工具的操作情况。
对此,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央行为调整流动性对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实际上是一种惩罚性利率。
央行首次披露SLF余额数据
央行介绍,借鉴国际经验,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英文为StandingLendingFacility,简称SLF,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运用。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
常备借贷便利的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其中6月-9月的常备借贷便利余额分别是4160亿元、3960亿元、4100亿元、3860亿元。
欲先做银行间货币利率市场化
花旗中国零售银行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表示,一般来讲,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三种方式来调整短期流动性。SLF的出现,来源于公开市场操作却又不同,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主动对多家银行实施的调整措施,但SLF是某一家金融机构主动向央行发出的借款申请。
另一家外资行财资市场部高层称,有了常备借贷便利,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流动性操作主动向央行借钱,相比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行正回购或逆回购,SLF会让央行更容易监管到资金的流向和具体用途,表明央行未来将继续坚持中性偏紧的政策取向。
“由于外汇占款的高增长,央行10月17日至24日期间连续三期暂停了逆回购的放水动作。而10月28日又重启了逆回购,但引导中标利率上行了20个基点,其用意还在于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上述人士称。
“央行只公布了余额数据,但并未公开具体利率,从数字上看,相比6月SLF余额的4160亿元,9月的3860亿元的余额是减少的,这说明央行给出的利率是高于市场利率的,也可以说是央行为了调整流动性,对向央行借款的银行实施的一种惩罚性利率。”邱思甥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